作品相關 關於《無鄉》的架構(1 / 1)

關於《無鄉》的架構

最初準備寫這本書的時候,並未在時空方麵對它進行過於嚴整的設定,這是我的一點私心,不願將自己劃進圈子裏。

如果說良子出殺虎口的苦苦掙紮,我還隻是想寫亂世裏軍閥混戰、諸侯紛爭,處在社會最底層的少年斬了天地,做了布衣天子的故事,那麼寫到寒山樓的時候,我就為這本書加了另一條線。

一條有關江湖的線。

無論是坐望九州,以天下為棋的寒山樓。

亦或是一算十年的古老世家荀氏。

他們都在這片天地裏,代表著某種異樣的情緒。

這些情緒壓抑著亂世的少年們,也壓抑著我。

每當寫到安彤之的迷茫,心中都會很痛,仿佛那就是這片時空裏的自己。很後悔設定他一手推動了殺虎口的血戰,埋葬了十萬枯骨。這個善良的孩子必將為曾經以天下為棋,縱意殺伐之事付出一生的不安。

小海星的出現,也是我的一點私心,希望在安彤之注定血色滿布的生命裏有一抹清亮的光,可當那個孩子親眼目睹了雙親直接或間接的死在安彤之的手下還一口一個大哥哥的和他去了東海的城府,無法想象這抹光芒最終會帶來什麼。

這個也許不會太美的結局我不願去想。甚至在文中都沒有設下包袱。

至於良子,這個總是清淺笑著的家夥,我還是希望他單純一些,再單純一些。張揚的出現,為他帶來了潑天的仇恨和生命中最重要的轉機。殺虎口下,他逆著千軍萬馬也要手刃仇人的勇氣,在幾年後隔著風陵渡,目睹張揚被陳無畏一刀斬落時,還會在嗎?

總之,這個天下就是我心中的天下,這片江湖也是我心中的江湖。

他本就該這個樣子。

相比良王一怒為紅顏,八十萬墨旅推了醴城,我更喜歡讓他和安彤之一道炸了寒山樓。

樓仆說安彤之那句話很對,既然要閱遍天下,自然有被天下滅掉的覺悟。

所以我想讓那個高高在上把玩天下的寒山樓,重重地跌入塵埃,好好的教教他什麼才是對生命與自由最起碼的敬重。

……

言歸正傳。

本書以古九州為地理背景,但絕不作為參考;

本書不是史書,所以沒有嚴格規範官職、軍階、文化、宗教等等舊時較為繁瑣的東西;

就這樣寫了一個在這樣的背景下,良子等人在亂世中掙紮前行、縱意愛恨的故事。

因為我隻是想寫一個故事,而不是去設計一段曆史。

尊重曆史,就要去尊重他的厚重,對於所有隨意改變曆史、意淫曆史的行為我都會為之狠狠掉落大片的雞皮疙瘩。

學過哲學的都清楚,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在曆史的車輪麵前,人力總是窮的,芸芸眾生緊趕慢趕的才追上的車輪,就這樣被你輕輕巧巧的轉變了方向、改換了軌跡。

讀起來,總感覺不是個滋味。

好吧,又說偏了。

第一卷寫到了東洲之亂,接下來就是良子挾無匹之勢平定海疆了。這一卷總體而言,仍是鋪墊。基本上該登場的元素已經齊聚,後卷開始緩緩鋪開。

鋪開一場亂世、鋪開一片江湖,鋪就良子、安彤之等人的抗爭之路。

上架就這兩天,要抓緊時間弄稿子了。

吉林這幾天春風吹的甚猛,開始寫無鄉的時候,窗外的鬆花江才剛剛開化,如今卻已清波滿布。

春天,總是讓人充滿希望。

墨衣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