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大地的燭龍山脈橫亙千萬裏,直上青雲。傳說燭龍山脈是一條燭龍死後所化,連接西方新州與南方婺州,大半部分盤踞在婺州東部,阻擋著海上的無常氣候,是中土的一塊福地。
燭龍山脈各個峰高聳入雲,抬頭隻能見飄忽的白雲環繞不見其頂。燭龍山密林遍布,橫跨中土西東的蟒川翻山越嶺奔流入海。山川中不乏奇珍異獸,怪石靈果,無奇不有,天下聞名。
而近幾年更加出名的,卻是燭龍山上的修真門派——閑雲宗。
閑雲宗創立至今已八百多年,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相傳開宗祖師爺是燭龍山腳下村中獵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那種。偶然在燭龍山中一洞穴看到一堵畫壁,看得入迷,竟然頓悟,遂帶著長弓入山潛心修習。這一修便是四十載,偶有小成,出山,世間已然大變。
當年村中好友早已白發蒼蒼,半截快入土,他卻一如當年容貌。於是入世遊曆,風雨三十年,倒是在江湖中闖出了名氣。他自號閑雲真人,回燭龍山開宗立派,就叫閑雲宗。
閑雲真人一生收徒七人,教徒如他性格一般“閑雲”,徒弟想學啥他就教啥,大家都不會就去請教會的人大家一起琢磨。七個徒弟在他的教導下自由生長,漸漸發展成閑雲宗七大主力。
閑雲真人享年二百五十八歲。臨終前徒弟們問有啥心願,對宗門有啥安排。他砸吧兩下嘴,自由發展吧,說完閉上眼。
沒了閑雲真人,閑雲宗的畫壁被人惦記上了。弟子們誓死守衛宗門,七個徒弟犧牲了兩個,強敵趕跑了,畫壁剩了半塊。閑雲宗傳承隻剩五脈,日子越來越難過,但好歹還能混。
三百年後,閑雲宗一位核心弟子竟靠著研究半堵畫壁自創修煉術法,修為更是蹭蹭蹭的往上漲。二十年修煉大成,遂出山找回另外半堵畫壁為宗門報仇。
他自號雲木,任宗主期間,閑雲宗上下帶著一股殺伐氣。宗旨沒變,依舊是自由發展,體係卻更加嚴謹完整,閑雲宗也在他手下慢慢崛起。
時至今日,閑雲宗第十三代宗主袁滄海修為高深莫測,為人處世沉穩厚重,門下弟子總數兩千餘人,閑雲宗在中土五個州都設立分部。現在的閑雲宗隱隱有與傳承已逾千年底蘊深厚的燕州太古萬象門、新州天心寺、魯州紫微穀等並駕齊驅的勢頭。
燭龍村位於燭龍山腳下,算是閑雲宗的老鄰居。燭龍村雖是個村子,但靠著傍山臨海的地理優勢以及閑雲宗平日的照顧,竟發展的猶如一個小型城鎮。中央位置是一個圓形大廣場,房屋建築圍著廣場放射狀分布,離中心廣場越近越繁華。即使是晚上,燭龍村依舊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一輛馬車停在村外不遠處,從馬車上下來一男一女兩個人,看樣子不過是十五歲左右的少年少女。
兩人看著黑色的車廂,少年開口:“林懷瑾、林懷信謝過王姑娘的仗義相助,他日姑娘若有所需林懷瑾一定竭力以助!”
“隨便吧。”車廂裏的人淡淡道,似乎並不在意。
拉車的黑龍馬甩甩長著鹿角的頭發出嘶鳴表達自己的不耐,它明白進了村裏安頓下來才能休息。
“王六,進村。”
“是!”駕車的侍衛應道。
黑龍馬打了個歡快的響鼻立馬撒開蹄子跑起來,留給路邊的兩人一陣飛揚的塵土。
“我們也走吧。”
林懷瑾拉著林懷信的手慢慢往燭龍村走去。
黑龍馬輕車熟路地直奔緊挨中心廣場的高樓而去。
那是村裏最大最豪華的酒樓——麒麟閣。
臨著街邊的第一幢五層樓房是門麵,主要是吃飯喝酒看熱鬧的地方,後麵五幢樓是出租的客房。分為一、二、三、四、五號樓,地方寬敞,裝飾豪華,出入的都是些非富即貴的人物。
黑龍馬就停在麒麟閣正門口,門口的六個守衛一看這馬,立馬來迎接,再一看駕車的王六,恭敬地叫了聲“六總管”,乖巧地立在一邊。
王六下車對著車廂鞠躬,提醒裏麵的王少主:“彬少主,麒麟閣到了。”
車門被推開,隻見一個年輕人走下來。這人個子不是很高,比王六矮了一個頭,倒是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但一張臉偏偏是顯得稚嫩,越瞅越可愛,細看長相與身形,還真是一位少女。她穿著寬鬆的服飾,一下子不好分辨。
她看著遠處的燭龍山對身邊的王六說道:“通知掌櫃,在我回來前把二號樓五樓這層給我空出來。”
“是。”
王六立馬吩咐六個守衛一起把黑龍馬身上的駕車器具卸下來,這位少主利落地翻身上馬,她摸了摸黑龍馬的鹿角笑道:“小黑,堅持一下,山上才有真正的好東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