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我國先民從古至今都喜歡記錄一些超自然的東西。
戰國有《山海經》,宋有《太平廣記》,尤其清代蒲鬆齡的《聊齋誌異》更是使這些鬼狐神怪,道士異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但隨著科學的進步,當代人不禁提出了質疑之聲:物質決定意識,鬼狐神怪又怎麼可能超自然的存在?
無獨有偶,這些古書中所記錄的奇聞異事也零星的出現在了現代社會中,並且被一些有心的人所記錄了下來:
1951年,梁山碼頭遺址暴雨過後發現成群雙頭蛇。
1974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世界上第一具濕屍,其埋葬年代雖然超過兩千年,但屍體肌肉依舊富有彈性,關節可以活動自如。
1980年,羅布泊荒漠內一連七天傳出悅耳的西域古曲,餘音嫋嫋不絕如縷。其傳播範圍方圓百裏。這一年我國著名科考人員彭加木進入羅布泊考察探險,並在此失蹤。
1981年,狐仙事件震驚香港,一時間鬧的人心惶惶。
1995年,成都僵屍事件······
第一章 後王廟的傳說
這是魯西南最邊陲的一個小村,所屬鄆城縣,名叫後王廟。
有一戶農戶,院子裏有兩棵千年古樹。一棵柳樹,一棵槐樹,兩樹相距十步,且都粗壯無比。
這家農戶早先三世同堂,老人去世後就剩下了王小蟲和他父母兩代人。解放前,小蟲的爺爺奶奶從山西逃荒來到山東鄆城縣,看到這肥沃的黃河灘塗就有了定居之意。
定居之初遭到了小蟲爺爺的反對,隻因這裏有兩棵遮天蔽日的大樹。這兩棵樹遮陰不說,還有一顆是柳樹。俗話說前不栽桑後不栽柳,其風水上說不過去。老太太卻解釋,大榆樹能在青黃不接的時節長出榆錢用來充饑,柳樹夏天也能引來一群群可以下酒的蟬龜子。老頭子一聽這個,便欣然接受了,畢竟在那個時代,能填飽肚子還是第一要考慮的。從此他們就在這裏搭建了一間茅草屋,並用籬笆把兩棵大樹圈進了院子。
接著這裏又陸續來了一些逃荒者,大家紛紛在這裏開荒,建房,漸漸的,這裏成了一個村莊。後來二老在這裏生了王小蟲的父親,小蟲的父親又娶妻生子有了小蟲。一家人風風雨雨幾十年也算過得美滿。
直到有一天,村裏人卻發現了老太太有種不尋常的能力。
那年,村民劉躍進老來得子,生了一個男娃。這本是一件喜慶的事情,但是男娃出生後就渾身抽搐。這家人趕緊用牛車把孩子送到縣城醫院。醫生看後紛紛搖頭,說是孩子在肚子裏沒發育好,還帶有很嚴重的遺傳病,根本活不過幾天。這家人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又把孩子拉到了省城大醫院。沒想到大醫院的說法也和縣醫院如出一轍。一家人垂頭喪氣地回到了村裏,正巧碰到了小蟲的奶奶。
小蟲奶奶卻說了一些讓大家莫名其妙的話:“凡事都有個因果,但這娃兒是無辜的啊。”
劉家人正為老太太這句話一頭霧水。當晚老太太卻敲響了劉家的大門。進門後老太太一把拉住了劉躍進的手說:大兄弟啊,娃兒有救了!
劉躍進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咋著有救啦!
“你這堂屋下邊原來是一個井,是不是被你蓋房子的時候用磚頭填死啦?”
劉躍進吃了一驚,尋思著這事我沒給別人說過啊。
老太太卻侃侃而道:你這井裏原先有個大蛤蟆,是黃河裏蹦躂上來的,它在這裏修煉了五百年,卻被你一不小心用磚頭給砸死了。從此,你算是戳了蛤蟆窩了,它的親朋好友都來找你算賬,所以你家才過的這麼窮,年齡這麼大了才生了個兒子,而且生下來還有病。
要是平時有人對劉躍進這麼說,他肯定是會火冒三丈的。但是老太太說的句句戳中他的心窩。劉躍進細細一想,這幾年院中雖然遠離河湖卻從來沒有斷過癩蛤蟆,尤其下雨天,他們甚至會在院子裏排成隊嗯啊嗯啊的叫喚。
劉躍進半信半疑:“您接著說。”
老太太神秘的壓低了聲音:你這娃兒呀,得的並不是什麼看不好的病,而是蛤蟆們在抽他的筋呢!你要是想救你的娃兒,就趕緊把這井裏的死蛤蟆找到,之後好生安葬,再陪個不是,相信這些靈物也不是不講理的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