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鄉村少年1(1 / 2)

雨過天晴,正午的太陽高高的掛在湛藍湛藍的天空,朵朵白雲在微風的輕拂的向西方飄過,東邊的天際映出一道美麗的彩虹,出來覓食的鳥兒在一片高粱地裏的飛舞,仿佛那是它們自己的家。田地的邊上有一條小河,剛剛下過雨水勢有點湍急,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麵透氣,幾隻勇敢的野鴨子在河裏歡快的打鬧著爭搶那些美味的小魚小蝦。

阡陌的田間小道上一個渾身濕透的少年騎著一頭水淋淋的黃牛不緊不慢的往東邊的張家村走去。那是他生活的村莊,家裏那疼愛他的娘親一定做好了可口的午飯等著他回去消滅,估計他那嚴厲的父親看到現在樣子又得一頓臭罵,田裏有莊稼人撘的草棚以備不時之需怎麼就不知道進去躲一躲。還好這場大雨來的急去的也快,不然非著涼不可。少年看起來十六七歲模樣,健康微黑的皮膚在雨水衝刷過後顯的愈發精神,青色的發帶貼在烏黑的頭發上,寬寬的額頭上還有幾滴沒有擦幹的雨水,略顯青澀的臉龐上兩條漆墨般的劍眉,一雙透著機靈的眼睛配著直挺的鼻梁,略薄的嘴唇透著三分英氣,那是常年習武才會有的表現。一身薄布衣在太陽的炙烤下已經半幹,倒不怕回去挨罵了。

根據家譜記載,張家村是由七百多年前從西川逃荒過來的一對夫妻到此定居,慢慢繁衍過來的,可謂整個村莊同種同宗。六百年前的張家村方圓二三十裏見不到人家,偌大的平原空空蕩蕩,一條小河流過剛好用來灌溉,到處都是可以種莊稼的良田,隻要人不懶絕對餓不著,加上當地官府的照顧於是夫妻二人決定留下,誰能想到至今已經是一個有著六百多口人的大村子了。

說話間黃牛已經走到了村口,王二嬸看到少年過來打招呼道:“哎呀,大少爺呀又去放牛了,不是二嬸說你,這就不是你這大少爺該幹的活。”

少年笑著道:“我說二嬸呀,別一天到晚大少爺大少爺的叫,你這不是寒顫我呢嘛,說到底我就也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民。”

王二嬸說道:“聽說你明年就要去服兵役了,不是二嬸說啊,這俗話說的好,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放著這麼大的家業不要,去受那份洋罪幹啥?”

少年道:“有道是大丈夫生當轟轟烈烈死當馬革裹屍,守著這份家業可不是我要做的事情。”

王二嬸說道:“得得,別生呀死呀的,這些你二嬸我不懂,我就知道老老實實種莊稼,安安靜靜的過日子,沒災沒病的最好,當兵打仗的事情打死我也不去。”

少年道:“二嬸,這些男人的事情說了你也不會懂,算了不跟你說這個了啊,有空到家裏坐坐,昨天在鎮上買來的毛桃挺甜的,過來嚐嚐鮮啊,”

二嬸笑著道:“哎喲,這毛都沒長齊呢也敢跟你二嬸說男人男人的,等你什麼時候娶了媳婦生個大胖小子再給我講講男人男人的事情吧。”

少年羞紅了臉道:“二嬸,我不跟你說了,回家吃飯了,再晚一點就要挨罵了,走了走了。”說罷匆匆忙忙的溜了。

王二嬸看著少年窘迫的背影笑著喊道:“大少爺你連死都不怕還會害羞啊”

伴著王二嬸肆無忌憚的笑聲少年一溜煙就到了後門,張三爺從少年手裏接過韁繩心疼的說道:“天賜呀天賜我猜你就會淋雨,便廳裏飯菜馬上就擺好了,趕緊回屋把衣服換了,讓你父親看到少不了生氣。”張三爺一輩子無兒無女,跟自己老婆馬氏二人相依為命,不想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馬氏在五十歲那年上生了一場怪病,東挪西借家裏一貧如洗,最後把幾畝薄田加上僅有的一所宅院都賣了,也沒能救回馬氏一條命,想著自己老了老了這般的命苦的就要去投河隨了馬氏,幸得天賜爺爺撞上這才沒有死成,苦口婆心勸了半天這才回心轉意來到天賜家在後院養個雞鴨鵝豬的什麼的,那年小天賜才兩歲半,一眨眼張三爺來到天賜家裏已經十二年了,真可謂看著他長大的,對他像親孫子一樣的疼著,生怕磕著碰著累著冷著熱著,有時候天賜的爺爺半開玩笑的說:“三哥,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他爺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