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柱子大號叫李冬生,東北人,老家在遼河邊,打鐵的出身,東北軍53軍機槍連上等兵,副射手。
以前窮苦人家的孩子起小名是有講究的,人們認為孩子的小名越賤越好養活,李冬生的小名不算賤,拴柱子,意思就是給這孩子拴在柱子上老老實實的。李冬生的娘懷上李冬生的時候,一個算命先生多了句嘴,說這孩子將來鐵定不著家,是四海漂泊的命。在貧苦農家眼裏,孩子以後不著家還了得?誰給養老送終?於是乎,李冬生的小名橫空出世,爹娘鐵了心的想拴住李冬生。
李冬生出世後,不管是爹娘還是鄰居,都“拴柱子”、“拴柱子”的那麼叫,久而久之,別說別人,就連李冬生自己如果不是刻意想想自己的大號,他也以為他其實就叫拴柱子。
李家窮,可也知道要想讓孩子有出息必須得讓孩子讀書。李家再窮,好歹讓拴柱子上了私塾,所以拴柱子多少認識幾個字。
民國20年,小鬼子襲擊北大營,後來又占了東四省。那年拴柱子12歲。民國22年年末,拴柱子的家鄉鬧義勇軍,鬼子過來圍剿,幾個被打散了的義勇軍戰士逃進了拴柱子家住的那座小村子。就這麼的,整個村子都被鬼子屠了。拴柱子當天沒在村子裏,他進遼河鑿冰釣魚去了,爆豆一樣的槍聲把他嚇壞了,哆哆嗦嗦躲在雪地裏。等他回到村子裏的時候,發現昔日祥和安寧的村子變成了一片廢墟,到處是屍體。
爹的屍體,娘的屍體,姐姐的屍體,妹妹的屍體,鄉親們的屍體,鄰家那個長得非常漂亮、乳名叫“果兒”的青梅竹馬的女孩子的屍體。
拴柱子哭了,拴柱子從小不愛哭,哭也不怎麼流淚。那次是真哭,眼淚嘩嘩的流,灑在親人和鄉親的屍體上。
拴柱子要報仇!拴柱子一路討著飯南下,他聽說南邊有中國兵,中國兵手裏有槍,有了槍就能殺鬼子。拴柱子單純的腦袋裏從沒有什麼民族大義,如果不是村子被屠滅,他甚至不知道舉著膏藥旗的小鬼子和頂著青天白日帽徽的中國兵有啥區別。反正,小時候的拴柱子不止一次聽大人們說,丘八,也就是兵,都是老百姓的煞星,不是好人。可是現在,丘八們有槍,有槍才能報仇!
拴柱子不知自己是怎麼流亡到關內的,隻知道在自己快要餓死街頭的時候,是個大胡子連長救了他。大胡子連長給他一個白麵饃饃,他狼吞虎咽之後,發現自己腦袋上多了一頂有青天白日徽的軍帽。
拴柱子當了兵,成了東北軍機槍連的副射手。那年,是民國23年,拴柱子剛滿15歲。
民國26年鬼子全麵進攻中國,民國27年年初的某個下午,死冷死冷的,拴柱子被兩個灰衣兵反擰著胳膊押到了一個正在吸旱煙的大胡子跟前。
盧溝橋抗戰那會兒,拴柱子所在的部隊就跟日本人磕上了,這一打就是小兩個月。
別看小鬼子人長的小,打起仗來那叫一個凶,離遠了山炮、野炮轟,離近了機關槍、手炮(擲彈筒)卯了勁兒的叫喚,再離近了明晃晃的刺刀是刀刀咬肉。打了幾場惡戰,拴柱子所在的部隊傷亡慘重。
部隊往南邊撤,拴柱子跟著一路跑,跑到最後,離東北越來越遠。部隊損失很大,拴柱子命大,在鬼子的狂轟濫炸下愣是連根毛都沒掉,沒幹死一個小鬼子,軍銜倒是一路晉升成了上等兵。
當時,到處都有鬼子,到處都在打仗,長官們在想什麼,拴柱子這樣的小兵不知道。小兵隻需聽從命令朝著鬼子開槍就行。
後來有一場戰鬥,是絕戶仗。上頭讓拴柱子所在的營掩護主力撤退,這個營已經殘缺不全了,勉強能湊出一個連的人數。拴柱子和弟兄們被多他們好幾倍的鬼子包了餃子。戰鬥的最後階段,拴柱子的正射手連同機關槍讓鬼子的手炮給炸了個稀巴爛。拴柱子被炮給震暈了,等他在死人堆裏醒來的時候,活著的弟兄不見一個,也沒有鬼子。到處都是穿灰布軍裝和土黃色軍裝的屍體。拴柱子在死人堆裏找見了自己的老連長,已被鬼子開了膛,老連長跟拴柱子說過,他要帶著拴柱子和弟兄們打回老家去。可是現在,青紫色的腸子流了一地,老連長死不瞑目。
拴柱子又哭了,老連長和弟兄們的屍體,讓他想起了幾年前那變成廢墟的家鄉和被鬼子殺害的親人們。他哭著站起來,朝著西北方跑。他邊跑邊哭,一路不停的跑。他記得老連長的話,這場鬼仗打完後不管誰活下來就往西北方向跑,老連長說西北麵的鬼子很多,但還有53軍的弟兄在。隻要找到53軍的弟兄,就還有希望為死去的弟兄報仇,就有希望打回東北!
拴柱子不記得自己跑了幾天,可能一天都不到吧?拴柱子傻了,不知自己跑到了哪裏。他跑不動了,累壞了、餓壞了、嚇壞了。拴柱子感覺自己快死了,恍惚間忽然聞到了白麵饃饃的香味,拴柱子認為這是死前的幻覺,白麵饃饃被他吃進了嘴裏倒是實實在在的。拴柱子睜開眼,看到了兩個灰衣兵,拴柱子剛想問問這倆灰衣兵什麼情況,倆灰衣兵二話不說,一把反擰住拴柱子的胳膊就走。拴柱子這才見到了大胡子和一群灰衣兵。
此時的拴柱子正歪著脖子看大胡子和灰衣兵們。這幫家夥同樣頂著青天白日帽徽穿著灰布軍裝。拴柱子對這幫人報以內容複雜的笑臉。笑臉的內容包含:嘲諷、同情、欣賞。
嘲諷,這夥子人的武器太操蛋了,很多人扛著老套筒,更有的猛人隻拎著大刀,連槍都沒有。鬼子的九二重機、歪把子、手炮、迫擊炮、山炮、野炮,還有飛機、坦克車,這些要全招呼過來,恐怕這幫人都不夠給鬼子塞牙縫的。拴柱子以前待的那個部隊雖說在人家中央軍眼裏算二流,好歹能做到人手一把槍,還能跟鬼子比劃兩下。這支隊伍呢?
同情,媽的,能不同情嗎?鬼子炮兵轟、飛機炸,步兵上來拚刺刀,幾輪下來,中央軍又怎麼樣?不一樣稀裏嘩啦、一潰千裏嗎?八成這夥子人又是一群上頭眼裏可有可無的炮灰,跟拴柱子以前待的隊伍屬一路貨色,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在前頭跟鬼子拚命,打贏了你發不了財,被人家打死了上頭也不心疼。同病相憐啊。
欣賞,貌似這年頭還真有不知道“死”字怎麼寫的愣頭青。這幫灰衣兵,武器五花八門、軍裝破破爛爛,卻硬是比很多中央軍部隊的人看起來還精神!好像他們不是去跟凶狠強悍的日本鬼子拚命,而是農忙時去自家地裏幹活。就憑這點,為報家仇流亡入關、民國23年當兵、盧溝橋之後就跟鬼子開幹、算得上半個老兵油子的拴柱子也不得不豎起大拇指……不怕死的爺們兒,到了哪裏都是受敬重的。
“營長,這小子穿著這身皮,稀裏糊塗的往西邊跑,八成是個逃兵!”
“老子不是逃兵!老子是東北軍53軍的!老子正趕著去追部隊!”
正在吸旱煙的大胡子看了看拴柱子,問:“53軍的?你們53軍不是已經南撤了嗎?你還往西北方向跑,你不要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