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白日喧淫(2 / 3)

當即,阿度便很慫的示了弱:“娘娘,這話又不是阿度說的,阿度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東宮裏頭都傳開了!”

阿度說著,想到什麼似的,當即又補充一句:“您可要知道,眼下除了阿度敢將此事告訴你,這整個東宮裏的人,指不定都瞞著您呢!”

聽著阿度這般不知是邀功,還是在撇清關心的話,衛昭懿不由勾唇笑了笑。

於是乎,阿度再一次感覺到了來自衛昭懿的危險。

也不知是不是阿度的錯覺。

總感覺衛昭懿和鄔左和好了之後,衛昭懿和鄔左越發的相像了。

特別是這暴脾氣,阿度有時都拿捏不住,不知衛昭懿這是什麼意思了。

對此,也是好在阿度沒有直言。

若是直接同衛昭懿說了的話,指不定衛昭懿還會給阿度穿穿小鞋呢。

與東宮衛昭懿主仆二人的輕鬆不同,一大早偷了香之後,便入了宮的鄔左卻是比較慘了。

而鄔左此次之所以會這般的“慘”,主要還是因為朝中之人對他的所作所為貶褒不一。

其中有說鄔左雖然抗旨不尊,但是他的出發點是為了百姓們好,所以,太子殿下此行,陛下是當重賞於他的。

有說要賞的人,這般在朝中嚷嚷著說,太子殿下在外,不尊皇命私自處理贓銀,實屬對皇上的大不敬。

如此不尊長輩,不敬帝王的做法,實在是不配為人臣子,為人兒子!

依照此種說法,這幫子大臣雖不說有揚言要廢太子那般嚴重的懲罰,但到底也是主張對鄔左要重懲的。

也是因為這兩派人對鄔左此行的看法,整個早朝幾乎都是在這般爭吵中度過的。

而這最終的結果,也並非是從這兩派人口中得出的。

因為鄔左與衛昭懿昨日一同入宮的事情並非隱秘,鴻軒帝在兩派大臣爭論不休的時候,便直接將鄔左曾入宮請罪的事情說了出來。

同時,也將他對鄔左的處置結果說了出來。

對於鄔左,自然是賞罰各半的。

要說鄔左此行北部的所作所為,那結果自然是極好的。

隻是在這過程中,鄔左曾做出過對鴻軒帝不敬的事情來。

如此這般,其實無論是隻行賞,不懲罰,又或者是隻懲罰其錯處,將其所作的好處忽略了,這都是不可行的。

因而,鴻軒帝在說了昨日鄔左曾入宮請罪的事情之後,便讓董升翰將對鄔左的處置念了出來。

其中的內容,說起來,還真是十分合適的。

其中,對於鄔左嘉獎的地方,鴻軒帝一點兒不吝嗇的賞了他金銀財寶,錦繡良田。

而對於鄔左的處罰,卻是直接調了鄔左的職位。

原本,鄔左所在的辦公之處,乃是個掌握著實權的位置。

然而,經過今次的調動,鄔左的職位,卻是直接降了好幾截,成了個沒有實權的空手太子。

對於鴻軒帝的此番安排,朝中是認同與反對的言論都有的。

要說,鄔左雖然做錯了事情,但是他到底是一國儲君啊。

若是手上沒點兒實權,這豈不是在打人的臉嗎?

對於這番言論,鴻軒帝就好像早早的想清楚了似的,當即又讓董升翰站了出來,對眾人宣讀了任命鄔左為邊陲副使的聖旨。

董升翰稍顯尖銳的聲音落下之後,眾人這才明白,感情陛下對太子殿下的處置,早有打算。

而今,他們在此爭執,不過是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而已。

好在,眾人反應得不晚,在董升翰讀了聖旨之後,眾臣便直接跪拜,聲稱“陛下聖明”。

至此,關於鄔左的賞罰一事,便算是過去了。

然而,就在董升翰照例唱了句:“有事起奏,無事退朝——”之後,卻是有人遞了本折子上來。

此人,董升翰也是認得,好似是個什麼吏部尚書。

從前此人似乎是同太子交好的,隻是不知他會上什麼折子來。

雖說心中疑惑,但董升翰去取折子的動作可是十分麻利的,很快便將這位尚書的折子給呈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