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楔子(1 / 2)

長安城裏有一座特殊的道觀,名為天寶。這座道觀有兩位主人,一位長居於此的仙媛,是陛下的小女兒。據說,這位小公主出生時,她的母親因為難產而死,所以她一出生被自己至高無上的皇帝父親認為是不詳之人,寥寥地起了一個談不上好也談不上不好的小名“蟲娘”,便將她從大明宮送入這道觀。如今九歲的蟲娘,已然做了九年的小道士。前些年,孤寂清冷的道又觀迎來了另一位主人,這位仙媛名號太真,俗姓楊,她比蟲娘要年長許多。楊仙媛平素神龍見尾不見首,在觀中沒待多久便搬入了大明宮,搖身一變成為了陛下最為寵愛的太真妃。今日太真妃要偕同聖上重回故地,探望她的小舊友。

天色漸白,觀中的婢子們便開始了清掃起了庭院。伺候小公主的婢子們小步走進了正堂,熄滅了外室的夜燈後點燃鎏金熏籠裏的龍涎香,借著香氣熏起了一會兒小公主起來後要著的華服。婢子們的動作神態都顯得十分小心,生怕自己有一個不慎發出聲響來,驚醒了睡夢中的小公主,引來責罰。

然而,一陣陣濃鬱的香氣透過珠簾飄入到內室,還是驚擾到了蟲娘的美夢。醒來的小蟲娘任性地喚來了使婢們,氣惱地訓斥:“誰讓你們自作主張點熏香的?這麼多熏香,什麼不好選非要要點熏人的龍涎香?若沒有這樣熏人香氣,我就能在夢裏看清母親的容顏了!我好不容易才能見母親。就差煙霧散盡的一步,我就能看見母親的容顏了。”說罷,九歲的蟲娘抱頭哭了起來。

見這場麵,婢子們麵麵相窺也不知該回應什麼,便當即跪下自言有罪。良久後,一個褐發碧眼的小丫頭,有些怯弱地說道:“公主,您別哭了。我們若是知道您在夢中遇上了曹貴人(1),我們縱使是得罪陛下和太真妃,也不敢點龍涎香來擾您的美夢。可是,我們又怎麼會知道您做得是什麼樣的夢境呢?”

小丫頭的話最後一個字,輕得跟蚊呐一樣,但依舊傳入蟲娘的耳中。蟲娘忽然更悲傷了。婢子們不可能知道蟲娘的夢境,而蟲娘恐怕永遠勾勒不出母親的容顏,因為她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母親留給她的紀念之物,隻有她掛於胸懷的前鑲嵌著天青石的金十字掛件,金十字的中間天青石上都印刻著狻猊紋樣。於是,蟲娘抓著自己的金十字掛件,哭得更大聲了。

下麵人驚恐伏地長拜,完全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勸慰。就這樣也不知過了多久,伴著公主哭聲,傳來陛下和太真妃駕到的傳喚。這一下,室中的婢子們越加無措了。許是情急吧,婢子們開始不顧禮數地七嘴八舌哄勸起了小公主。可任婢子們如何哄勸,小蟲娘就是不聽地任性大哭。勸著勸著,婢子們也無奈地急哭了。按理說,聖上駕臨應當立刻去迎駕,可現在這場麵小公主是橫豎都勸不動的,撇下公主去接駕,之後陛下見了哭泣的小公主必然會則責罰下麵的人。這樣一來不僅得罪了陛下,還得罪了小公主了。婢子們思前想後,權衡了利弊,她們還是決定留在室中伏地長拜,陪著小公主,一起靜侯陛下。畢竟,比起一年難得見上幾回的太真妃和陛下,小公主才是這道觀中說不一二的真主人。然而,這些婢子們的心裏其實忐忑極了。直至,陛下和太真妃來此,領頭的婢子故作鎮定地上前詳做了解釋。

聽完了婢子的解釋,李隆基的臉了沉了下來,許是覺得自己小女兒有些任性慢禮了吧。太真妃倒是和顏悅色地將小蟲娘抱入了懷中,哄道:“別哭了,蟲娘。來看看,阿姐給你帶了什麼好東西來。記得,我在這觀的時候,曾經答應要替你找回關於母親的回憶。”言罷,太真妃讓身邊侍奉的婢子拿來一個描金的漆盒呈給了蟲娘。蟲娘收拾起了眼淚,打開了描金漆盒。描金漆盒裏放著一卷上了泥封的卷軸,印泥上的紋樣和自己金十字掛件上麵的紋樣是一樣的。這一下子,讓小蟲娘振奮激動了起來,正當她迫不及待想要打開卷軸時候,被自己父親嗬道,“咳咳,蟲娘你這孩子,怎麼能這樣沒有禮數呢!就這麼迫不及待地想要打開漆盒?還不快謝謝你的好阿姐,若不是玉環讓朕派人去宜春院重新整理你母親的遺物,這卷書不知何時才會被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