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首屆網絡軍事創作大賽】
曆史告知: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侵吞我國東北後,為進一步挑起全麵侵華戰爭,陸續運兵入關。到1936年,日軍已從東、西、北三麵包圍了北平(今北京)。從1937年6月起,駐豐台的日軍連續舉行挑釁性的軍事演習。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被中國駐軍嚴詞拒絕,日軍隨即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製造出來的,是它全麵侵華的開始。全麵侵華,在中國建立殖民統治,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推行的方針。
七七事變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電全國,號召中國軍民團結起來,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國各族各界人民熱烈響應,抗日救亡運動空前高漲。在這種形勢下,蔣介石於7月17日在廬山發表談話,宣布對日作戰。
中國抗日戰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抗擊和牽製了日本陸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國軍民傷亡達3500多萬人。經過8年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9月3日被定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兩個決定,分別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第一章 第一節
1937年,郭家途十幾歲,他出生並生活在宛平城。
郭家途出生並生活在宛平城裏,他的父母和城裏其他人一樣都是靠天吃飯的普通人。
郭家途今年已經十幾歲了,他生活的很快樂。
1937年6月上旬,有一個人急匆匆地來到了宛平城軍營的大門口,他說他有十萬火急的事要找軍營營長。
這個人是日軍的一名翻譯官,他是一名中國人,他曾經去日本留學,因才華出眾,被日本軍方吸納,職位是一名翻譯官總長。這次他要找的是宛平城的守衛營營長王營長。
這個人見到王營長後直接說:“我說的每一句話,你一定要聽清楚記住,7月7號,日本鬼子將要借口有士兵失蹤要進攻宛平城。”王營長聽到後,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這個人還小心翼翼地從一個包裹裏取出了幾封信,他說:“我是城外日軍的一名翻譯官,這是我收集到的日軍高級官員之間的密信,日軍是如何密謀進攻宛平城的,從這些信上麵就可以看出來了,請大家趕緊地做好準備。”
王營長聽完翻譯官的話後,一時間愣住了,其實他早就注意到城外日軍的最近的一係列軍事演習越來越趨於實戰,王營長愣住了,他在想到底該怎麼應對日軍的進攻。
王營長身邊的參謀員對翻譯官說:“這些信你一定要收好,你是這個事情的證明人,你一定好好活下去。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更要保護好這些信,你是很重要的證人,這些信更是很重要的證物。”
翻譯官說:“好,我記住了。”
參謀員說:“你先拿著這些信找個地方藏起來,你肯定不能回去了,回去不就是送死嗎。”
翻譯官說:“嗯。”
參謀長把警衛員郭家順喊了進來。參謀長說:“你把軍裝換了,你以後就不要來了,你的任務就是保護他的安全,先讓他從你家住著,快點換衣服去吧。”
郭家順說:“是。”
郭家順很快就換完了衣服,之後就領翻譯官走了。這個人走後,王營長對參謀員說:“你先進行部署,我再去城外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