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56年,北京城的四月早晨,還帶著一絲初春的寒意。昨晚下了一場雨,將近黎明時分才停歇,如今陽光初照,紫禁城的紅門攔馬牆上還清晰可見雨水的斑駁,空氣中透著股淡淡的草腥味。
紫禁城外西側就是西苑,又叫西花園。嘉靖皇帝登基之後,就在這裏大興土木,修建了多處精美的宮殿,以及大量的亭閣園林,還有諸如海神祠、雷壇、雷宮等等一聽名字就知道是修道場所的祠壇。
好好的紫禁城,嘉靖皇帝不喜歡,非要在邊上搞出這麼一大片園林來,這種行為似乎有些令人費解。
好像嘉靖皇帝從登基那天開始,就有了逃離紫禁城的夢想,曆史證明,他做到了。他在位數十年,待在紫禁城裏的時間屈指可數,絕大部分時間都躲在西苑中。
嘉靖皇帝這樣做是有道理的,不能小看西苑與紫禁城這一步之遙,其實這意味著內閣與皇帝、皇帝與群臣等等關係的變更。對皇帝來說,住在西苑,首先就不用天天上朝,作息時間自由了,每天早起至少可以睡個懶覺。那些大臣之間的爭論,完全可以拋開一邊,落得個清淨。
最重要的是,在這座他能完全做主的新城中,他可以一心修道。
嘉靖皇帝是一個醉心於長生的人,他迷信方士,崇尚修道,不僅將修道作為精神支柱,還作為治國的依據。這樣的愛好,如果放在紫禁城中,恐怕那些閣老大臣、翰林學士,早就蜂擁到他麵前數落了,那些人的吐沫星子都能把他噴得夠嗆。不用懷疑,大明朝絕對不缺這種敢噴皇帝一臉的大臣。
眼不見為淨,嘉靖不喜歡這些大臣,更不喜歡處理政務,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對朝廷的失控。恰恰相反,他仍然符合所有人對皇帝的認知,臣子的生殺大權還是他說了算,朝政也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
西苑玉熙宮內精舍。
精舍內正中有一個香案,香案供著太清、玉清、上清三位真人的神像。神像前的香爐內正焚著海外進貢來的龍涎香,一片氤氳的煙氣彌漫在宮中,散發出一股難以形容的異香。
一個臉頰消瘦、眼袋明顯的中年人正掐了手訣,坐在香案邊的榻上閉目修煉。香案麵前,一個大約四十來歲的中年太監正跪在神像前合什行禮,這個太監身材微胖,麵白無須,頭上戴著花環,腳上穿著輕便柔軟的皮帛鞋子。
這身打扮是入西苑的大臣必穿,戴著花環穿著輕便鞋子都是為了方便禱告祭拜,別說黃錦這個太監,即便是嚴相、夏相這種閣臣,也是一樣的要求。
當然夏相仗著資格老,不聽嘉靖的話,不僅不戴花環不穿輕鞋,還敢乘轎子進西苑,所以他的下場也很悲慘。
嘉靖已經打坐了小半個時辰,黃錦腿都跪酸了,卻一動也不敢動。
黃錦是大明司禮太監、東廠總督,稱得上位高權重。嘉靖素來討厭太監,所以在他當皇帝的這幾十年裏,東廠西廠的權力被削弱得厲害。但他對黃錦不太一樣,黃錦年少時陪著嘉靖一起讀過書,嘉靖日常稱他為“黃伴”,而不叫他的名字,可見對他非常信重。
“喵”的一聲,一隻貓從香案底下冒了出來。
眾所周知,嘉靖是一個超級貓奴。他日常除了求長生煉丹藥之外,還有一大愛好就是擼貓。
他還在西苑設了一個專門的養貓機構,叫作貓兒房。貓兒房有三四個專門負責養貓的“貓老爺”,專門伺候這些達到貓生巔峰的貓咪。
這隻貓渾身雪白,隻有尾巴是黃色的,叫作“金鉤倒玉掛”,嘉靖皇帝還給它封了個官職:管事。
這貓管事一躥就上了香案,把黃錦嚇了一跳。他偷眼打量了一下嘉靖,見嘉靖仍然閉著眼睛,於是輕輕伸出手去,要把貓管事抱下來,免得碰倒了香爐。
“不必”。
嘉靖睜開眼睛,長出了一口氣,伸手拍了拍床榻,貓管事喵了一聲,就跳到了嘉靖的懷中,嘉靖這就開擼,貓管事愜意的享受起來,微閉著雙眼,不一會就打起了呼嚕,黃錦心裏不禁有些羨慕起這隻貓。滿朝文武加起來,在嘉靖心中恐怕也沒有這隻貓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