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域之王(1 / 2)

楔子

“杜鵑啼,明月寒,繁花落盡笛聲殘,獨坐枝頭思君來,無奈鬢發霜雪寒。”

早春時節,江麵上的寒冰紛紛消融,江南的春意往往更甚於塞北,元宵節過後,暖風便早早地開始踏青而來,不似北方,依舊寒風肆虐,雖有一絲暖意,卻終究寒冬未去。

西湖之上,早有一群群遊船來往穿梭,船上佳人公子嬉笑怒罵之聲不絕於耳,好不熱鬧。

此時,楊辰一人漫步在江畔,一身粗布麻衣,腰間別著那看似斑駁的長劍,劍鞘卻早已經生鏽不堪,破損之處隱約可見其中的寶劍瑩瑩如玉,卻不似鋼鐵所做,任誰看也看不出這竟是名列兵器榜榜眼的寶劍,名號“多情”!楊辰隨處而走,竟被遠處的吟唱之聲吸引了去,仔細一聽,心頭大震!

在玄武江畔的一處,一畫舫靜靜停泊,燈籠高掛,飛簷樓閣,門窗全都用粉色的絲綢包裹起來,悄無聲息,唯有一女子的吟唱不絕於耳,聲音輕快動聽,隻是此詩過於哀怨,倒是顯得與悅耳聲音有些不符。

“多情最是無情誤,無情最是多情處。蝶兒,一別三年,你.....現在可好?”楊辰雙眼緊盯著近在咫尺的畫舫,堅定的眼神之中略帶有點點的憂傷,他雙拳緊握,修長的手指因過度用力而變得慘白無比,他就這麼站著,等著。

楊辰話音剛落,隻聽畫舫之中傳出一聲嬌喝,刹那間,粉色的帷幔猛然撕裂,隻見劍光一閃,徑直向著楊辰刺去。

“噗!”

寒玉般的長劍與楊辰的如出一轍,待女子回過頭來,劍頭卻早已經刺入楊辰的肩頭,鮮血瞬間浸透了他的衣衫,順著那逐漸變得墨綠色的長劍緩緩滴落,隨之滴落的,還有女子那溢出眼眶的晶瑩淚珠。

“你為什麼不躲!!”

女子發瘋似得喊道,右手瞬間抽出長劍,接著反手緊緊抱著他,張嘴狠狠地咬向他的肩頭,眼中思念的淚水不爭氣的湧了出來,楊辰看著眼前這個朝思暮想的人兒,嘴角上揚,也不在乎肩頭的劇痛,左手順勢抱住了眼前的女子,此生第一次,他的眼眶布滿了淚水,“這輩子,我是你的人了,我為什麼要躲?”

......

亂世梟雄

“逢此亂世,北方胡人虎視眈眈,東邊倭寇屢次挑釁,身為北域之王,若不為皇上分憂,不為百姓謀福,何以揚我大唐國威!”

北域大殿之中,一壯年立足於首座之前,大手一揮,豪氣地說到,生如洪鍾,粗獷而霸氣。

他,乃是當世大唐三王之一的北域之王,身材魁梧,氣度不凡,身高七尺,一雙眼睛銳利而不失鋒芒,刀削斧刻般的麵頰上遍布著一道道疤痕,僅僅隻是遠遠望著就能讓人望而生畏,說罷,他那銳利的眼睛一一掃過眾人,加之他臉上縱橫的傷疤,如鐵塔一般的身材,就如同山嶽一般,無形的壓力使得在場的眾人都有一種緩不過氣來的感覺。

這,無疑是一種氣勢,一種經曆無數戰爭中洗禮出來的侵略之氣,尤其是當他統領數百萬之軍,那股殺伐之氣,便如猙獰而蓄勢待發的巨獸,剛猛而霸道!

北域王楊梟,正如其名一般,被稱之為梟雄絕不為過,他十七歲參軍,從一名普通的士兵經曆大小戰爭數百場,硬是憑借著自己的一身武力和戰功晉升到現在的位置,而後先主李先身病逝,隨其兒子李墨軒連年征戰,一路蕩平了各方大大小小的勢力,這才有了現在的大唐天下。可以說,楊梟他功不可沒。

最後在封王大典上,北域王楊梟、西涼王劉廣和平南王李天祥並稱為大唐三王,受到萬人敬仰。

但要知道的是,兩位王爺都已經年近花甲,除他北域王之外,平南王為當今皇帝的親哥哥,駐守南疆,而那西涼王卻隻差不多是一個封號罷了,世代守著玉門關,羅布泊一代,從不參與政事,相對來說他也是最忠心,所以李墨軒才能把這麼重要的地方安心交於他手,但是,要說聲望的話,毫不誇張的說,北域王能甩他們幾條街。

近年來胡人頻頻挑釁大唐,而楊梟就駐守於北方,兩年前,胡人更是突然集結四十萬大軍突襲北方,準備衝破楊梟的防線,一舉侵入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