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血戰無名島 第一章:第一節(1 / 3)

鐵 血 忠 魂

卷 一

血戰無名島

東 風

引 子

一九九八年,從台灣輾轉香港、又折到浙江省烏鎮的台灣老人孫誌飛在兩名

家人的陪護下來到了當地民政部門,委托尋找一名叫陳勇的男子。這個陳勇年齡60多歲,但住址及及職業等情況均不詳。孫誌飛老人雙手哆哆嗦嗦地從家人所拎的皮箱裏取出一個封地很嚴密的紙包說:“拜托貴方所尋找得人,是我們以前陳天華師長的後代。如找到了,請將這包東西交給他或他的家人,如找不到,也煩請你們將之交給貴政府的有關部門。”

臨走時,老人語音沉重地補充了一句:“這個紙包,其實是60年前抗日作戰的一場戰鬥史實、另附蔣介石先生的密電複印件。它不應該因為什麼緣故而被久久地塵封湮滅,更何況———這裏麵蘊藏著千萬愛國將士的鐵血靈魂在槍林彈雨中英勇不屈地戰鬥、在刀光火影之中前赴後繼殺敵的怒吼啊------” 老人欲言又止,竟情不自禁地在眼眶裏泛著淚花,囁嚅著什麼,在家人的攙扶下蹣跚離去------

幾個月後一個悶熱的夏天,這包戰況資料幾經輾轉到了我的手裏。看後,我不禁為半個多世紀前的這場抗日血戰而感到驚心動魄!同時,震驚之餘,我也感到了極大的疑惑和不解——— 為什麼抗日戰爭中一場其規模、氣勢及慘烈的程度足以與平型關及台兒莊戰役相比毫不遜色的足以驚天地、泣鬼神,並在當時也足以振奮民心、揚我國威的戰鬥史實在當時沒有任何隻言片語的報道,而事後這麼多年也從無人提及。難道當時的國民黨當局對如此重大的抗戰事實持保密及封閉的態度僅僅是因為蔣介石的一封密電嗎?

看來,在兩岸領土沒有統一、台灣沒有回歸祖國大陸之前,沒有解密的檔案和不被民眾所知的許許多多重大的事件浩如煙海,廣袤而神秘------

(附:原蔣介石的密電:

“ 國防部及第五戰區司令部:

------ ------,因我軍匱缺飛機與艦炮,更因日本人無恥的偷襲,一個精銳整編師,居然被日軍飛機圍堵於海麵轟炸殆盡、全軍覆滅------其悲壯慘烈無與倫比,其我軍之痛恥無出其右!-------

為避免國內及國際輿論之大嘩並我將士、民眾抗戰之情緒蒙受黯淡之陰影,此事件絕不可泄露一絲,違者必以軍法論處,嚴懲不殆!

蔣中正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一月二十五日

第一章

一九三七年末至一九三八年初,侵華日軍占領南京後,為了溝通南北戰場,打通津浦路,進而擊破隴海路中國軍隊的防線,與華中戰區的侵華日軍實行南北並進,會師武漢。為達到此目的,日軍抽調了三十萬精銳部隊與中國四十萬軍隊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地區相恃並不斷進行著規模不等的激戰。我抗日部隊經過了津浦沿線的初期保衛戰、在即將與日軍開始進行台兒莊會戰之際,國民黨中央交通部電政司駐山東省日照檢驗所將剛剛破譯出的一份日軍電文經國民黨駐山東第三集團軍司令於學忠之手轉到了徐州會戰總指揮、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指揮部裏。翌日,一份第五戰區司令部作戰處的密令並那份破譯出的日軍電文的手抄複印件及有關附件又一起遞到了前往徐州開會的於學忠上將之手。

七天以後。

第三集團軍司令部由情報處、作戰處和參謀處軍官組成的小型作戰會議上,於學忠手持一根木棒指著一幅十萬分之一的作戰地圖,對眼前約二十幾名下屬沉聲說道:

“諸位,目前日軍南北夾擊,沿津浦線進犯徐州之勢已成,徐州會戰已迫在眉睫。我部任務明確,責任重大。各位及所屬各部務必明確樹立殺敵報國、舍身成仁的信念,在目前緊要關頭,切勿鬆鬆垮垮,粗枝大葉,以免被鬼子所乘。”

說完這番開場白後,這位戰區司令官用深沉而略有幾分威嚴的眼神向眾人的麵孔掃視一番步入了正題———:“前幾天,我軍破獲了日軍一份密電,諸位請看———”他手中的木棒指在了地圖的某一點上:“距連雲港東北約60公裏,也就是海上30多海裏處的平島附近有一座四、五平方公裏的小島,這個,我們暫且叫它無名島吧。該島呈狹長狀,最高處海拔250米左右。根據我軍破獲的日軍電文得知,日軍在兩個月前偷偷登上了該島。媽的!我們的海軍經過了上海、南京保衛戰而損失殆盡,現剩下的幾艘破艦又在武漢一帶水上遊弋,根本無法顧及這一帶,所以讓日本人轉了空子。他們不僅上來數千部隊,還運來上千民工在這個島上修工事、建飛機場,真他娘的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