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1 / 2)

北方的雪,不知是多少文人墨客描寫的對象,天空中飄零的雪花,就如他們自己一般,零零散散,獨自一人。

上個世紀的青年上山下鄉的插隊中,王海來到了這個小。王海是個讀書人,家裏的父母都是從事教師的行業,從小的耳熏目染,讓他對於大自然有著一股子熱愛。第一次離開家,王海忘不了與父母離別時父母的哭泣,一路上王海都在想家,想著什麼時候就能回去。

王海來到的是一座大山,那個時候很多的地方還沒有開發,又正直秋天,大樹如通天一般高,抬頭看去,就宛如處在一個紅色的世界,“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說的就是這樣的景色吧!”王海心裏想到。

帶隊的是一位老獵人,一路上對他們這群“知識分子”噓寒問暖,閑聊之中,王海三人也了解了自己要來的村莊。

村子是叫“紅楓村”,頗有一絲詩意,聽老人說,以前抗戰的時候,這裏來過八路軍,當時也是秋天,滿山遍紅,猶如紅色的海洋一般,八路軍的首長看到這樣景色,就給村子取了個“紅楓村”的名字。

村子不大,隻有二十多戶人家,人們隻能靠打獵為生,每到這個時候,是最打獵最好的時候,也是最危險的時候,這個時候很多動物都會為儲蓄冬糧,出來覓食,村裏的人每天都能滿載而歸,但要是黑瞎子這種大型食肉動物,就要倒黴了,除非是上等的獵人,不然多半要遭殃了。

三人聽到這兒,打探了一下周圍,生怕有黑瞎子出現,一個帶著眼睛的瘦小男生問老獵人:“大叔,咱們這周圍不會有黑瞎子吧?”王海認識他,這個人叫李度,膽子比較小,上火車的時候他就坐自己對麵,哭的比女生還很。

老獵人聽到李度的話,笑著回答:“嘿嘿,這位小兄弟,這你放心,這條路是我們經常走的,動物一般都很害怕人的,這條路走的多了,人的氣味就留下來了,動物的鼻子靈的很,一聞見就繞開了,在時間一長,動物也知道這人經常走這兒,所以就沒什麼動物從這過的。”

村子並沒有離山下有多遠,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到了。村長早早的就候在了村口,巴拉這遠方,等他看見幾個人的時候,連忙招呼人去做飯,讓媳婦兒去把自己釀的酒拿出來,家裏的雞殺上幾隻,把舍不得吃的白麵拿出來去蒸白饅頭。

等三人來到村口後,村長急忙跑了上去,不是他獻殷勤,隻是好客而已,加上這裏實在是很久外人來了,這一來還要住上不少時間,好客的性格就發散的淋漓盡致。

三人見村長小跑過來,幾人也剛忙跑了上去。三人除去王海,李度,還有個人叫華賡,比較大,已經快奔三十了,算是這三人的領頭。華賡上去握住了村長的手,兩人猶如許久不見的老友一般,先是握手,在來了個大大的擁抱,與華賡擁抱完後,又和其他兩人依次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