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韓王起兵
韓王信起兵造反,這是劉邦萬萬沒有想到的!
漢六年,劉邦認為韓王信勇武,所封領地北麵接近鞏縣和洛陽,南麵臨近宛縣和葉縣。東麵則有淮陽重鎮。這些地方都有精銳的部隊把守。劉邦由此把太原三十一縣也劃給韓國,讓韓王信抵禦胡人,並遷都晉陽。這表明劉邦對韓王信的重用。韓王信也表示了對劉邦的忠誠。韓王信在給劉邦的信中說:“國土覆壓著遼闊的邊界,匈奴人多次入侵,而晉陽卻距離邊塞遙遠,請求定都馬邑。”劉邦認為:韓王信的想法合理,答應韓王信的請求。可是不到半年的時間,韓王信就改變了想法。韓王信麵對匈奴首領冒頓大軍的包圍,卻多次派人去請求與匈奴和解。劉邦懷疑韓王信有異心。去信責備韓王信說:“作為將軍,一心去戰死,算不得勇敢;一心求生不能勝任將軍指揮。敵人圍攻馬邑,你的兵力難道不能堅守嗎?雖處危亡之地,也要堅持忠實、誠信。這是我要責備你的。”韓王信看來劉邦的來信,居然起了疑心,害怕劉邦會殺他。因此韓王信聯合匈奴,攻打、侵入漢地。並把馬邑拱手送給了匈奴。韓王信投降匈奴後,又出兵攻打太原。
劉邦萬萬沒有想到,一個戍守邊疆的諸侯王,一個受朝廷重用的諸侯王,一個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諸侯王,居然不能責備,責備就投降了?誠信何在?職責何在?信任何在?
劉邦反問自己:難道我對韓王信不夠恩寵嗎?
當年,他韓王信隻不過是韓襄王的庶孫,而且項梁已經封韓成為韓王,後來韓王成投降了楚懷王,這時,我才派張良去占領韓國。張良在偏僻的小巷子裏找到你韓王信,任你為將軍,後來,跟隨我南征北戰,於漢二年正式封你為韓王,這對你不是最大的恩寵嗎?後來讓你韓王信與周苛、樅公一起戍守滎陽。項羽進攻滎陽,周苛、樅公以身殉職,你卻投降了項羽?當你再次回到我身邊時,我也沒有責備你,仍然讓你做韓王。這難道對你不寬容嗎?況且,我和張良的關係你是知道的。張良既是你的恩人,又同是韓國貴族,就是為了張良,我也不會虧待你啊!這麼多的恩與情,千絲萬縷的關係,怎麼沒有一樣值得你韓王信留念的呢?居然一份責備的信,就讓你變心了?你也不想想,我要是防備你,我會寫信責備你嗎?我寫信責備你,就是信任你,重用你!相信你能了解我的苦衷!韓王信啊韓王信,你毀了你自己,也毀了你的子孫,誰也救不了你!
由此,劉邦對韓王信徹底失去了耐心,於漢七年春天,親率大軍在銅鞮打敗了韓王信,殺死了將領王喜,韓王信逃到匈奴。他的部將曼丘臣、王黃是白土縣人,他們立六國時的後裔趙利為王,又收拾韓王信的殘部,和韓王信、冒頓勾結、合謀攻漢。匈奴派左、右賢王率領一萬多騎兵和王黃等駐紮在廣武南邊,到晉陽同漢軍作戰,被漢軍打敗。漢軍一直追到離石,又一次打敗這支叛軍。匈奴人又聚集隊伍駐紮在婁煩西北。漢軍又派戰車、戰馬攻打匈奴,匈奴人戰敗,韓軍又乘勝追擊他們。漢軍在追擊匈奴途中抓到不少俘虜,從俘虜口中得知,冒頓就住在代穀,劉邦聽到這個消息,想乘勝追擊,一舉殲滅冒頓,徹底鏟除匈奴勢力,以絕邊境之患。
劉邦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此去代穀,卻身陷重圍,幾乎葬送性命。欲知其詳,請看下一章,白登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