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燕王謀反
漢六年七月,燕王臧荼舉兵謀反,並攻下了代地。劉邦得知這一消息,十分震驚。現在國家剛剛安定,怎麼臧荼就不顧天下百姓的死活呢?劉邦決定禦駕親征,迅速平定叛亂,以安天下民心。
皇家兵馬到達燕地後,燕王士卒紛紛倒戈,叛亂很快被平息。燕王被擒,燕王兒子臧衍逃亡北地,投降匈奴。
平定燕王叛亂之後,劉邦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燕王為什麼要大張旗鼓地叛亂呢?寡人待他不薄,天下隻封了七個異姓王,七個異姓王之中就有他臧荼。盡管他臧荼是當年項羽大封天下給他封的燕王,但我劉邦一直沒有動過他,仍然讓他做燕王。燕王當年還與其它異姓王一道擁立我為皇帝,這應該是忠誠的。怎麼不到兩年功夫就變心了呢?
劉邦又想,當年項羽封臧荼為燕王,認為臧荼曾經帶兵加入項羽救援趙國的隊伍,參加討伐秦國的陣營。之後,又跟隨項羽一起入關,才封臧荼為燕王。劉邦想,項羽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燕王本應該是韓廣的。韓廣當年受趙王武臣指派,以上穀郡卒史的身份率領部隊向北進軍,占領燕地,以為趙國之屏障。後來燕國貴族、豪傑擁戴韓廣為燕王。燕王韓廣深受燕國人民擁護。當時臧荼隻是韓廣手下的一位將軍。在這種情況下,項羽封臧荼為燕王,而將燕王韓廣改封為遼東王。劉邦突然明白了:項羽這是耍手段,項羽這樣做是籠絡臧荼!
劉邦又問自己:臧荼是什麼時候跑到自己這裏來的?劉邦想起來了,那年韓信與張耳聯手打敗了陳餘,占領了趙國,俘虜了陳餘的高參李左車。李左車向韓信獻計,然後迫使臧荼投降韓信。漢四年,自己成皋戰敗,到趙國突然奪了韓信、張耳的隊伍,這時臧荼也一起被自己收編了。
劉邦將這前前後後的事情聯係起來想了一遍,他終於明白了:臧荼謀反,一是出於對項羽的報恩,認為項羽當年封他為燕王,是特別賞識他,沒有項羽,他臧荼不可能有燕王做。二是包藏禍心。臧荼在我劉邦手下沒有撈到好處,過去是燕王,現在仍然是燕王!臧荼在懷疑我劉邦不重視他,認為現在讓他臧荼做燕王,是天下剛剛安定,我不便動他。一旦天下穩定下來,臧荼懷疑我會趁機除掉他燕王。於是臧荼便趁天下未安穩之時發難。反叛就反叛,他臧荼明明知道,憑他臧荼手裏那麼一點兵,能奈我何?按正常情況看,即使反叛朝廷,都是偷偷摸摸。唯獨他臧荼,一反常態,要大張旗鼓地宣稱自己反叛!臧荼這是別有用心,是想讓天下都知道,他臧荼反了,鼓動其它六個異姓王共同反叛,用心何其毒也!劉邦想到這裏,感到一陣寒顫。劉邦意識到:臧荼有如此想法,其他異姓王難道就沒有嗎?於是劉邦心中又有了一個大膽計劃。這個大膽計劃是什麼呢?欲知其詳,請看下一章,韓信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