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抬頭,是昨天寫下的勵誌語:“再堅持5分鍾,加油!”昨夜臨睡前熱血在內心沸騰,今早一醒那熱血已涼。
前一陣朋友問我:“你喜歡白天還是黑夜?”有些猶豫,我選了黑夜。之後朋友又問我,不再猶豫,就是黑夜,不是因為白天不美,正因為白天太美,它有藍天白雲、清風陽光和陽光下盎然的生機,可我總是抓不住,在那美好中虛度了光陰。黑夜大部分生物以安睡,而我卻在黑夜蘇醒,放下手機,一股生機在心中喚醒,或寫作或學習。
二
躺在床上,看黃色書籍的欲望蠢蠢欲動,可那對我不好,會讓我靈魂腐蝕肉體損傷,網上說:“讓自己忙起來,沒有時間去想它們,做些有意義的事。”什麼才算有意義?發呆望天空、洗菜,讀書、練字?千百件事你都可以做。沒必要有太大意義,隻要對自己無害就好。
世間真是奇怪,它有千萬個能讓人上癮的東西,或天然如大麻、罌粟,或後生如手機、、遊戲等。最奇怪的是,那些讓人類上癮的,往往都是人類自己探索、發明的,或許探索、發明者們的初心向善,但發明物在不斷地運用中露出其惡劣性。古文記載:“乾封二年,遣使獻底也伽。”所謂底也伽就是從罌粟中提取的藥物,據說在當時西方世界它是珍貴的解毒藥物,在古代中國罌粟的藥用價值也被相繼挖掘並將其運用在醫學方麵。但當我們提起罌粟,最初想到的並不是它的藥用價值,往往是1840年開始的鴉片戰爭和當代毒品的製作與走私。
太多的太多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違背了初衷,使人上癮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上癮的層麵也在不斷變化。幾個星期前我看言情上癮,各種類型病嬌、攻略,三觀參差不起,我要戒。後來我下載了抖音,手指一上一滑、眼睛一看一閃,上癮的感覺,我卸了。前天我看到黃色書籍推薦,上癮的感覺再度來襲,要戒。網絡時代,前後左右都有顯露與隱藏的誘惑,這邊說:“這不好,得戒。”那邊就又上市了一個潛在上癮物。
於是有人說:“這是不同的階級,他們做著不同的事。”進而出現相關觀點,如**樂理論。大意為20%的精英給80%的大眾提供大量娛樂與遊戲,使其逐漸喪失思考能力,轉移注意力與不滿情緒,接受且僅滿足於所處環境。當今,抖音、網遊等各種上癮物的出現,目的是否為了消解大眾的不滿情緒,我不知曉(某些上癮物的發明的初衷僅是為了錢)。但在某種程度上,確實使人逐漸喪失更深層次的思考,意誌被娛樂不斷消磨。意誌本身就易消磨,《誡子書》中就曾指出:“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三
當今娛樂泛眾,意誌的存有與堅持便更難得,於是又分為了三種人。一、在娛樂中迷失,二、在迷失與救贖中徘徊,三、救贖了自我,升華了靈魂。北島說:“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字,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了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每個人都曾有過自己的夢想,都曾幻想過夢想實現的那一刻,但實現夢想的又有幾人,成長的路途有太多的迷失與誘惑,時間讓我們不再隻有理想,我們會經曆現實的困境與娛樂的誘惑。我們不會隻有詩與遠方,你是學生便不滿考試製度,你在工作便不願隻為房子賣力,你為人父母便不願整日被生活的瑣事所牽絆。
不滿足的東西太多,使人放鬆的產物便不斷增多,最初的放鬆讓你放鬆,後來的放鬆有可能讓你上癮。最初你放鬆半小時便去學習、工作,後來你想學習一小時,但總會有幾個娛樂應用轉移你的注意力,是你再次沉迷於娛樂。學生沉迷於、遊戲,上班族沉迷於頭條、抖音,接觸的不同沉迷的不同。那最初的夢想,在這嘈雜的社會迷失。
四
夢想是否迷失,熱血是否再次沸騰,都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或墮落或重生。人類總會迷失,迷失時想想最初的夢想,想想最初的你想成為的樣子,在某個瞬間沸騰熱血,整理上癮物將其封鎖,去想想你的明天,它或許就在某個黑夜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