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定南平、南楚之後,建隆二年因為蜀國不知好歹幾次三番侵擾宋國邊境,趙匡胤決定派兵攻伐後蜀。徐羨同時亦率淮南六萬兵馬攻略南漢,在征伐途中不斷強化對士卒的控製。
趙匡胤不願讓徐羨獨占南漢,派遣潘美率軍從湘南攻入象州,徐羨同時攻克番禺,各占了嶺南半壁,於梧州擊敗潘美率領的宋軍生俘潘美。
徐羨大戰而歸,到了淮南之後將準備趁機占據淮南石守信逐回東京。
建隆三年,宋國從江陵出兵攻占洪都,徐羨勒令李煜獻城投降,與趙匡胤瓜分南唐,同年引軍十萬強行入駐東京,自稱燕王改麾下大軍為天微軍,開府建衙向各部衙門及藩鎮發號施令。
趙匡胤扶持趙光義與徐羨對抗,趙光義不敵徐羨反而與徐羨合起夥侵蝕皇權,一時間京中令出三門。趙匡胤不得不幾次三番進攻北漢,借機強化兵權。
徐羨趁勢挑起與遼國的戰事並且收複幽州,這一站讓徐羨聲望如日中天,眾多官員和番將向徐羨倒戈。
東京的局勢已經漸漸失控,趙匡胤稱帝八年後,再次改年號為開寶,並於當年春天巡幸西京洛陽,被任命為東京正副留守的徐羨和趙光義卻執意要隨駕同遊,隻得改任李繼勳為東京留守。
“就是這裏了!嗬嗬……”趙匡胤笑嗬嗬的跑過瀍河橋,指著橋東一片殘垣斷壁對身後徐羨和趙光義道:“知閑、廷宜快看這裏就是夾馬營,是朕出生的地方,朕以為早就被人占去墾成農田,沒想到竟然還在!”
趙光義捋著胡須,“雖然破舊卻是龍興之地,凡夫俗子誰敢占去耕田,兄長哪處房屋是咱家曾經住過的。”
趙匡胤皺著眉毛道:“這裏都是當時軍卒胡亂修建的房屋,亂得跟迷宮一樣,如今破敗不堪讓朕到那裏去找!”
徐羨道:“太後健在時曾和寧秀說過洛陽的家門前有一高大的槐花樹,不知是不是真的?”
趙匡胤一跺腳,“知閑不說,朕都忘記了!我家門前確實是有一棵槐樹!”他手搭涼棚向前方望去,伸手向前一指,“喏,應該就是那一棵了,還結著槐花哩,你倆快來朕帶你們尋家門。”
見隨行的百官和護衛都要跟來,趙匡胤斥道:“我們兄弟三人找自家家門,你們跟著作甚!”
徐羨回頭衝著徐朗打了一個眼色,徐朗便帶著護衛退下,一旁的張瓊見狀也止住了腳步。
趙匡胤引著兩人進到雜亂廢墟之中,剛開始他還有暈頭轉向,可是很快似乎就找到了兒時的記憶,帶著徐羨和趙光義兩人在巷道之中亂竄,不多時就找見了那高大的槐樹。
槐樹枝葉繁茂如同冠蓋,東風吹過便是一陣嘩嘩的響聲,樹葉翻滾間地上斑駁的陽光不斷變換,不時的有雪白的槐花飄落,地上已經落了薄薄的一層,如同一片霜雪。
趙匡胤站到樹下斜指一旁的一座破舊的院子,“哪裏就是我家了!”
院門已經消失不見,僅剩一個一人多寬的過道,過道前麵竟擺著貢品香燭。
徐羨調侃道:“八成是有人希望家裏也出個皇帝,在這裏許願哩!”
趙匡胤嗤笑一聲道:“當皇帝有什麼好!”
他抬腳將貢品踢翻在地,邁步進到院子裏麵,四下裏掃了一眼,屋頂已經坍塌,僅剩四麵光禿禿的土牆,窗欞門框也都消失不見,八成被人拿去當柴燒了,屋內更是空空如也,什麼家什也沒有。
見院子裏麵還有個石墩子,他伸手拂了拂上麵的塵土枯葉,悵然若失的道:“朕年幼每到這樣晴好天,母親給我洗完頭,就讓我趴在她的腿上捉虱子掏耳屎,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了。”
趙光義道:“母親此時定然已經位列仙班,兄長不必難過。”
趙匡胤擺擺手道:“朕不難過,隻是感概世間過得太快了,走吧,久留無益徒添傷感。”
他背著手走到院子外麵,看了看高高的槐樹抽了抽鼻子道:“這槐花兒倒是挺香,朕的生辰是三月二十一,正是槐花盛開的好時候。母親常說朕出生時滿室香氣,朕以為多半就是槐花的香味兒了。”
趙光義卻道:“兄長是真龍天子,出生時有異象正和天理,怎會是槐花的香氣。”
趙匡胤笑而不語走到樹下,抱了抱粗大的樹身,又摸了摸滾圓的肚皮道:“朕怕是還比不過兒時靈便,知閑手腳還算利落可否到樹上給朕折幾枝槐花。”
徐羨笑道:“官家有命臣怎敢不從!''他卷了卷衣袖,將下擺塞進腰帶裏麵,抱著樹身蹭蹭就上了樹。到了樹上選鮮嫩的槐花折了幾枝從樹上丟了下來。
樹下的趙匡胤擼了一把槐花在手中,隨後塞進嘴裏大口的嚼著,“還是朕年少的那個味兒,這些已是夠了,知閑快寫來吧。”
徐羨抱著樹身一點點滑下來,到了半腰忽然聽見抽刀的鏗鏘之聲,心頭不由得一驚,扭頭往樹下一看,隻見趙匡胤抽了橫刀在手,冷聲問道:“官家要做什麼!”
趙光義見狀亦是閃躲到一旁,握著腰間的障刀緊張的望著趙匡胤,趙匡胤卻嗤笑一聲,“我們兄弟三人連這一點的信任都沒了嗎?朕隻是忽然想起一個要緊的物件,隻是拿刀來取,罷了,知閑你先下來再說吧。”
趙匡胤退到十步以外,直接將手中的刀丟了,等徐羨下來他才取下腰間的玉斧,圍著槐樹轉了一圈,選了一個位置就用玉斧掘起土來。
他一邊掘土一邊嘀咕,“怎麼會沒有哩,朕記得當年和三驢子幾個就是把東西埋到這裏的,你倆別幹站著快來幫我。”
徐羨和趙光義對視一眼,到了趙匡胤的身邊用障刀幫他掘土,一直掘了半尺深徐羨的障刀似是碰到了個硬物,“東西似是在這裏!”
趙匡胤激動的連刨了幾下,從土裏拔了一個一尺長的石馬來,“沒想到三十多年了,竟然還在。這一趟朕沒有白跑!”
趙匡胤用龍袍擦拭著石馬上的泥土,對趙光義道:“這是咱家的東西,當年為兄也不知道是聽了誰的哄騙,說是將東西埋進土裏以後挖出來便值錢,現在想來真是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