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閃爍的夜空

安武林

每一個朋友,都是夜空裏的一顆星星。

當夜晚遙望天空裏的星星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一個一個朋友親切而又真實的麵容。

似乎,我都能聽見他們的笑聲。

金波的笑,孫幼軍的笑,樊發稼的笑,張之路的笑,曹文軒的笑,秦文君的笑,冰波的笑……他們的笑聲和神態是如此地不同,如同他們神采各異的文字一樣。

其實,他們都是我的師長,屬於我亦師亦友類型的朋友。和他們交往,無論如何都保持著一份深深的敬意。他們都是兒童文學界的前輩、大腕。但是,他們都有一顆童心,一顆晶瑩剔透的童心。接人待物,都很寬厚寬容。

那些60後、70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我說的真正的意義,就是說年齡差不多,可以肆無忌憚地交談而不必有所顧忌。比如說湯素蘭,伍美珍,謝倩霓,殷健靈,王一梅,孫衛衛……和每一個人交往,都會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

我飽含熱情地閱讀他們精彩的文字,不止一次地給每個人寫下閱讀感受的文字,以及與他們交往的故事。這些美好的記憶,是我歲月裏的珍藏。我很感激我對自己終生從事兒童文學的選擇。如果沒有這個選擇,那麼我就會和這些朋友們失之交臂,我就不會閱讀到他們妙不可言的文字。

當我聽到別人對我說“中國作家中寫兒童文學的人很少”的時候,我就很憤怒,很不屑,覺得這種見解是如此地無知和淺薄。

我會微笑地說:“錯了,是像螞蟻一樣多!”

當我聽到別人對我說“中國的兒童文學很差勁,不如外國兒童文學”的時候,我同樣很憤怒,同樣很不屑,我會輕描淡寫的問:“你知道中國幾個兒童文學作家?你度過多少人的作品?”

無知和偏見是人的劣根,在這個不知何謂敬畏的時代,在這個到處都充滿輕率和自以為是的時代,原諒別人有時候需要巨大的勇氣。

所以,我堅持不懈地為兒童文學謳歌,為兒童文學作家謳歌,樂意向人們展示真實和真相。

這幾本書,采用了一種奇特的編輯方式。我以隨筆的形式介紹一位兒童文學作家,後麵就附錄作家一些作品。這樣可以讓讀者們更形象地認識兒童文學作家和他的作品。其中,還有一些我和作家朋友們的同題文章。出版社的編輯,約請了漫畫家,給每個作家畫了一幅漫畫。這都是本叢書的亮點。

和朋友們交往,我總是希望能抓住他們最精彩最動人的細部特征,以展示朋友們的性格、神態、心理以及品格,記錄下他們和我交往的趣事。我覺得,這是珍藏友誼的一種方式,也是給讀者一份奇特的禮物。

這不僅是對我觀察力的考驗,也是對我表現力的一種考驗。

我不敢說我的努力有多大成效,但我知道的是,中國兒童文學自從創立的那一天起,還沒有一個作家能如此大規模地為眾多作家“畫像”。

這不是沾沾自喜,而是敘述一種客觀的事實。

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總是喜歡向著陽光奔跑。別人看到中國兒童文學的一些不足悲觀失望,而我看到中國兒童文學的成績和成就歡欣鼓舞。這也許是一個世界觀的問題、人生觀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審美的評價問題。

因為篇幅所限,我的朋友們和他們的作品,並不能一一選入,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我感謝師長和朋友們提供的精彩作品,讓讀者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