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早晨,腳盆子裏很少有的陽光,透過薄薄到窗簾,照進來屋裏,暖暖的。葉楓揉了揉眼睛,伸了伸腰,低頭看了看身旁裹的跟蠶寶寶,睡的正酣的子浩,幸福的笑了笑,起了床。

油條是子浩愛吃的,因為外麵油條加入了太多添加劑,為了健康,所以每天早晨葉楓都寧願起個大早自己炸油條。昨夜揉好的麵團,仔細的切成小段,放入油鍋中,在用長長的筷子翻滾幾個跟頭,炸的金黃酥脆,再切成小段放入盤中,想象著子浩一臉幸福吃早餐的樣子。這就是,葉楓每天早上必做的“功課”,而這個“功課”一做就是三年。如果某個綜藝節目知道全國十三億人裏有一個人,一定會當一個娛樂新聞八卦的來報道下。

油條炸好了,豆漿熱好了,連牙刷上的牙膏也擠好了。我們的主人公之一徐子浩,才揉著眼睛慢吞吞的走出了臥室。如果子浩起床的速度是正常的速度話,葉楓的速度就是DVD的快進功能。所以等子浩忙完一切坐在餐桌前時,已過去了一個小時。

“又吃油條?”子浩嘟噥著說:“吃了三年了,能不能換點其他的?”

“那想吃什麼?”葉楓夾了一塊油條放在子浩的碗裏,問。

子浩喝了口豆漿,抿著嘴想了許久,最終放下杯子,搖了搖頭:“你也弄不出什麼好吃的。算了,也就油條湊合了。”

葉楓笑了笑,問的時候,她已經知道是這樣的回答。

葉楓的上班的公司是子浩所在事業單位辦的多經蜀韻公司,靠著主業生存。這種運營模式幾乎遍布所有的事業單位,沒有運營風險,不用跑業務,背靠一棵大樹,公司的效益沒的說。但在這種公司拿錢不多,幹活的人卻事不見少,為什麼?答案其實很簡單,多經公司為的是解決主業各級領導幹部的親親戚戚,子子孫孫,吃閑飯的多,幹活的少。葉楓沒這好命當然是後者。

車到門口,葉楓下了車,看著子浩看著車慢慢駛向大院裏最好的樓,自己轉頭,向大院門口旁邊的3層小土樓走去。這個建築是上世紀六十年的土磚瓦結構了,聽說是大院以前的辦公樓,現在租給了葉楓所在的公司辦公,但是那租金比成都市最貴的寫字樓還要貴上好幾倍。至於原因,全世界的人都懂的。

蜀韻公司項目科包括領導在內一共五個人,領導一人一大辦公室,四個“小兵”窩十幾平的小籠子。不用說,葉楓一定是來的最早的。打開辦公室的門,葉楓開始清掃地麵,楊伯的地麵上照舊是一地的煙屁股。他大院裏人,也風光過些日子。聽說是得罪了某個領導的小蜜,被遣送到了公司“改造”。所以來辦公室的第一天,楊伯就說了:“我是大院的人,來這裏就是領導,做大事的,小事別來煩我。”當然來這裏兩年了,楊伯關心的大事就沒有發生過。小吳的電腦照舊是開著的,一年365天天的電腦沒停過,長期down著電影遊戲。小吳是大院裏某科長的兒子,科長親自送他來的辦公室,千叮嚀,萬囑咐大家,他的寶貝兒子,從來沒幹過重活,來這裏主要是學習積累經驗,有機會就會去大院做大事的。彭阿姨今天不會來上班的,她昨天告訴了葉楓,說是有個重要會議要去參加,當然是什麼會就不重要了。彭阿姨年輕時候是大院出了名的鮮花,老了來那也自詡是大院的一隻花,隻是變成假花而已,因經常借送資料名義穿著不符合年紀的衣服出入大院,得了一綽號——貝多芬,何解?隻有背後看著色彩繽紛,前麵一看,一跺腳“哎呀,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