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劫後餘生第二章學徒(1 / 2)

第一章:劫後餘生

一排排機槍子彈發出的咆哮聲音掃射出去,磚瓦廠前的淺坑上幾百個村民和被俘的士兵,喊叫著、掙紮著、無力的被打倒下去,濃濃血腥地死亡氣息彌漫在空中,一個個死魂靈無聲的拉長著氣團飄散在四周。

“哈哈哈”

“はっはっはっは”

“の任務は完成しました”

“ 支那豚人でなし”

“帰りにご飯を食べ”

天黑了,夜靜了,風也停了,磚瓦廠前的淺坑上,傳來了一陣陣低聲的喊叫聲:

“救命”

“疼死我了”

“媽媽”

幾隻野狗在犬吠著、撕咬著屍體,不時被還活著的人掙紮著軀體嚇跑開。

在黑暗的地平線上,中間屍堆上慢慢地隆起,一個小孩,一個小男孩,慢慢地站起來,茫然的看著四周,慢慢的從屍體堆中走出。野狗們駭然地四散跑開,慢慢地跟著小男孩,卻沒有攻擊他。

月亮從雲端裏移步而出,星星也一下子從天空裏跳了出來,微微的風,也吹散了大地上的薄霧。磚瓦廠前的淺坑上的屍體,忙碌的野狗,慢慢低下的喊聲。

一座還冒著黑煙的村莊顯現在地平線上。

此時,小男孩慢慢地向前方村子走去。

1937年12月13日這一天的前後,南京城被侵略中國的日本軍攻破,30多萬被俘虜的國軍和無辜的民眾被殺害,城內外的個人和國家的財產被搶竊、摧毀;數千座房屋中被搗毀和焚燒,全城內外除了日本軍人幾無其他人影,卻見到、聽到殘垣斷壁的廢墟中、破敗的房屋裏哀鴻一片。

這就是南京不可忘卻的一天!

清早,陽光還沒露頭,寒氣仍然逼人。在湖熟橋南頭,一座高約十米的碉堡上,一個背著三八槍,頭戴黃綠色鋼帽,身穿軍服的日本兵,巡視著碉堡四周。碉堡下,由鋼絲網、十字木架、竹道閘、機架堡組成的檢查站,在人來人往的進出路上,幾個日軍喊叫著檢查平民身體,檢查挑的菜筐、隨行的包裹、推車、驢車。

鎮上,買賣的吆喝聲,車鈴聲,熟人彼此間的招呼聲,驢叫、雞鳴、狗吠混雜一片。在一個鐵匠鋪子,一個赤裸上身,流著汗,冒著熱氣的中年男子,一手揮舞著鐵榔頭,一手夾著火紅的鐵器在鐵砧上猛烈地敲打著。

一個十來歲,滿頭糟亂的頭發,一臉灰塵的男孩,抱著手臂,蜷曲著身體,衣裳單薄著靠著鐵匠鋪子爐火取暖。

三天了,他不斷地四處乞求著人們收留。

“鐵匠大叔,求求你收留收留我吧,隻要給我一點吃的,叫我做什麼都行。”

“小老弟,不是我不收留你,實在是我有一大家子老小,再添一個人---”鐵匠搖搖頭“難啊”

“我不白吃飯,我能做很多很多的事。”小男孩勉力的站起來,彎著右臂:“我力氣很大,能抱起一頭小牛犢子。”

“有力氣有什麼用?這年頭,地荒,活少,到處都是流浪的。唉---”

中年鐵匠慢慢地敲打著鐵器。

“求求你了!”小男孩依然不死心的哀求著。

“滴、滴滴。”一聲聲喇叭催促著街邊道路上的行人。四散跑開的路人衝散了生意攤,衝倒了路人,也將小男孩撞倒。

“啊”

小男孩一頭倒在地上,撞在一邊的鐵鍬上,頭上的鮮血流了出來。

鐵匠連忙丟下鐵錘,抓起擦汗的布巾,扶起小男孩,按著流血的地方衝著鋪子喊道:“狗兒娘,快來。”鋪子裏麵出來一位年輕婦女,把小男孩扶進鋪子,鐵匠也趕緊把鋪子關了起來。

摩托尾氣排放聲伴著輪胎摩擦地麵的陣陣聲音,夾雜著車上人開心的大笑,一聲長嘯而去。

第二章學徒

八月的夏天,午後,鐵匠鋪子旁的樹蔭下。

鐵匠躺在竹椅上,一邊搖著扇子一邊喊道:“小民,把這幾個鐵鍬送到前莊李大哥家去。”

“是,師傅。”

“快去快回,小心鬼子!”

“知道了。”

小民,就是那個小男孩,成為了鐵匠的徒弟,一幹就是半年多。他,已經脫去了原來的頹樣,麵色好了許多,精神狀態也有了起色,做事認真、努力,眼睛有活,很得師傅一家人的喜歡。

小民把鐵鍬分別捆紮成兩捆,用扁擔挑起試試重量,調整重心,和師傅打了個招呼,離開了鐵匠鋪子。

前莊,有1百多戶人家,以農耕為主。村居大多數以是土坯的牆垛以及混雜著一些磚瓦、稻草組成的高矮房子;地主家的房屋則以磚瓦房為主,大大的庭院,高高的圍牆,遠遠的隻能看到隱約在榆樹、竹林裏的青磚灰瓦、雕梁畫棟的屋頂。在南方村子裏也顯得別樣風味。傍晚,太陽終於失去了火辣辣的氣勢,微風慢慢地帶起一陣陣涼氣,給人一點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