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團的人員也幫忙動手,近千人上陣,三個小時後,所有花生就拔完了。至於果實,那是不用說的豐碩,有後世複合肥滋潤助長,想低產也不可能。
李正一邊幹活,一邊給周圍的人普及著花生的相關知識:果實的吃法、果實榨油、花生秧子可以做飼料,牛羊最愛等等。
看著最原始的方法收獲花生,李正站在地頭,對圍觀來的群眾說:明年,花生將推廣種植,不遠的將來,這種作物就會形成一個產業鏈。政府將加快對花生種植、收獲、加工等環節的機械化進行研究,減輕田間勞動強度,還要加強相關除草劑、殺蟲劑等農用藥品的研究工作。
七月開始,飛艇運輸的移民直接被安排駐紮進新址,根據移民來源,這批來自突厥草原的近四萬人被安置在比較涼爽的加拿大東部。安大略湖附近。咱也搞個人性化行不?總不能把嶺南人放在加拿大北部,再把突厥人放在赤道雨林地區吧?
薛仁貴和裴行儉也在不斷地開辟新戰場。即使書院原有保安隊全部充實進一線部隊,人手還是嚴重不足啊!每開辟一處基地留下一批留守人員,這種人數漸減戰略叫他苦不堪言。
李正得知情況後,又出怪招,組建民兵啊!褚遂良一聽,撇撇嘴:“什麼高招?每年訓練一兩個月,有事是兵,無事是民,不就是府兵製嘛?”這樣也行啊!把精銳士兵放著看門確實浪費資源。這項議案被立即通過。
八月,賈大南在三河灣建成大型養殖場,利用當地品種和大唐品種結合,開始培育雜交豬、雜交雞。這是賈大南出海後的第一個項目。
八月初,在唐王關懷下,三河灣城等七座大城建成超級大型糧庫,可儲糧五百萬噸。二十六座城市都建有糧食儲備倉。
九月中,三河灣秋糧收獲,一季產量就可使十萬人可吃三年。加上夏糧,大型糧庫竟然沒有裝完。
九月底,上海城的白宮建造完成。唐城的皇家酒廠開始籌建。
十月中,唐西馬城鋼鐵廠一期工程結束,占地三十平方公裏的大型鋼鐵廠,機械化采用率高達40%,日出鋼五千噸。其餘六座大型中心城市的同類工廠也開始投產。周邊中小衛星城市的機械加工廠維修廠運作正常。
十月十八,在十餘萬印第安人協助下,在大量推土機挖掘機操作下,從唐西馬城到鬆原城的三千餘公裏公路路基完成。
十月二十,皇家書院新產品——充氣輪胎問世。各種型號的嶄新輪胎從唐西馬城秘密基地運出來,大量新式車軸也製造出來。
十月底,國王李正再次發布命令,在唐軍士兵和下層軍官中選取優秀未婚官兵三千人,由國王賜婚,年終舉行集體婚禮。女方是新紡織廠的女工、醫院護士——大部是今年來自來自祖國的漢女其中有倭女、新羅女,還有原唐王書院的女弟子。選取標準是未婚,軍墾和戰鬥雙模範。
同時,唐王還有一條附加命令,選取百名高級軍官,經王後王妃親自選取,經五百名優秀女性先期自由選取後,由國王賜婚。
這五百名女人竟然是原唐王府女官或女弟子!都是原屬唐王府下屬產業中的管事級別,哪個不是大富婆?那得有多少嫁妝陪嫁啊?
這兩條消息在軍中引起強烈反響。一時,軍中開展新一輪軍事大比武,墾荒大比賽。
十一月初,兩條消息叫新唐國務院上下雞飛狗跳:一是一條來自祖國大唐皇帝的救援電報,請求飛艇在運完移民後,把飛艇賣給大唐,大唐朝廷支付相應價值的人口。特別告訴新唐國王李正,這些飛艇將用於對西域各國的作戰。
這條信息還沒有引起國務院上下的重視,朝廷再著急,怎麼也得等到咱運完人再說吧!再說了,要拿人來換,還得商量不是?換多少?怎麼換?飛艇給你了,我們拿什麼運人?第二條消息叫新唐政府各部門緊張起來。一艘返回新唐的飛艇在夜航時偏離航道,飛艇上共有移民1560,飛行員35人。全部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