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江登陸部隊一路經過的都是人口稠密地區,大部分民眾都是手無寸鐵的良民,投降後就被趕進指定地點集中管理。凡是身穿大唐企業發放的工作服的,不管是唐人還是倭人,一律擔當管理人員。
李靖為了等候鬆江隊伍先行登陸,他登陸北九州稍晚,誰料丁達生性急若斯,自己那麼近還沒有上去,那邊就已經開打了。一輪大炮對著海岸邊的小城猛轟之後,不管效果如何,李靖在大批中軍官護衛下上岸。
剛紮下營帳,就有和海外商隊有過交集的熊本家族族長率領一班什麼高森、竹田、島原、八代中村、野穀、木頭之類的小家族十幾家前來拜見。
通譯解釋說,他們是來投降的,他們代表九州島和四國島願意和琉球一樣歸附大唐。李靖哈哈大笑,咱也兵不血刃一回?丁達生和程咬金那不算咱這一路吧?
答複說:你們先回去等候朝廷消息,把刀槍什麼的武器全部收交上來,該幹嘛幹嘛!唐軍所到之處如若受到不禮貌行為,既是敵對行為,你們要受到相應的打擊。等北方處理完天皇之後,再來處理你們的事!
熊本家主還想說什麼,被中軍官打斷,禮貌送出。
時下西風正烈,丁達生一把大火,燒得奈良一片火海,飛鳥宮變成一片廢墟。什麼天皇也找不到了。得知丁達生首功得利戰報,程咬金拋下大隊,率三千輕騎突進,三天後到達奈良時,倭國國都已經不存在了!丁達生部隊正在搜刮倭國大臣、世家名門財物,連湯也沒有給程咬金留一碗。
老程很是氣憤,張牙舞爪地對前來拜見的丁達生和南山書院參謀長訓話:“奶奶的!你們那點小心思俺老程一清二楚,唐王的話是一回事,你們做的又是一回事,倭國不是大唐,不是中原,我就不說什麼了。那倭國大家族間傳言的話,你們可知道?什麼話?還用俺說嗎?他們說,唐王年輕,喜好年輕貌美女子,你們叫手下小心著點,遇到好的,別毛手毛腳!知道嗎?要是唐王發現了,你們有幾個手腳夠剁掉的!”
唐王說過這個話嗎?參謀長想破腦袋,沒有一點記憶!不過,還真是這麼回事啊!新羅女王進入唐王府,這倒是真的,還真得注意,鄉下村女野婦就就算了,那些大家閨秀真得留意。想到這兒,眾人汗水流下來,有人連忙跑向軍營。
程咬金很滿意這些新軍的反應,繼續說:“唐王之前說過,倭國是個資源貧乏的島國,是大唐將來的外圍保護鏈,占領倭國,不隻是想吃海魚,而是獲得大量勞動力,這個民族雖然欺軟怕硬、猥瑣不堪,但他們的心智和模仿力很出眾。你們注意保留那些工匠技師之類的平民人員。至於隻會吃喝玩樂的貴族,你們看著辦!人口雖重要,質量很關鍵!”程咬金很是臭屁的拽了幾句唐王語錄。
北路三路唐軍各自為戰,到了年終,肅清倭國舊王朝殘留‘餘孽’三十餘萬,把個不到一百五十萬的倭國硬是清除五分之一。
朝廷關於熊本家族的提議答複終於下來了。熊本家族知禮明義,舉家歸附,封九州郡王。九州設立九州道,九州道居民即日起即成為大唐百姓。道府治所就設在熊本家族所在地,道府官員大唐委派7成,其餘由熟悉當地情況的原住民擔任。道府治所取名就叫熊本市,大唐駐軍五千。當地熊本家族私兵兩萬接受整編,並從中選拔出三千為大唐府兵,負責本島治安,其餘轉入即將開建的工廠當工人。九州道實行軍事管製,管製結束時間未定,凡在管製期間,發現私藏兵器者,以謀反罪論。大唐百姓自由出入九州道和中原,自由經商貿易、走親訪友。大唐技術資本可以自由進出九州道,九州道資本也可進入中原。這一點叫熊本家族喜出望外。
比照九州道的設立,四國道、本州南道、本州北道相繼設立。過年時候,大唐的新一輪外派官員還在海風中向東方進發。好在去年的科考,給大唐準備了大量的基層幹部儲備。
是說起讀書人,還得給唐王記上一功。自從唐王的南湖書院搞支教以來,但凡是進入書院學習的學生,必須回鄉支教一年半載,說是什麼掃盲!回校時必須交上來一堆支教過程報告、當地狀況調查報告等等。這種教學方式的直接效果就是給放牛娃一次學習機會,給他們留下大量書籍和新知識;新時代的新要求,等等。連帶效果就是去年報考的學子高達十萬,多家學校錄取兩萬多人。
這是李世民所希望看到的,不是那些世家的福音。世家和朝廷的矛盾一直都存在,到了外派海外官員時,世家們傻眼了。去年一屆科考的天下精英幾乎無差別地全部送往海外去了。
李正才不管他們那些狗皮倒灶的事,實驗室工作告一段落,立即投入到另一項工作中去--火力發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