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大喜,說:“王叔一席話,叫人少走許多彎路啊!”幾個老翰林也稱讚不已,說按照每頁五個字編寫,字數大減,保證年關先版出《貞觀小字典》。
李正在書院新成立的精工所第一小組蹲點,吃住和工程師、學生弟子、冶煉大匠、技術員工在一起,一個月未曾出院子,硬是把五千噸水壓機各部分圖紙設計出來,木製模型按照一比一製作出來,關鍵部位鑄造技術難點和一班人分析討論透徹。原來用小型鍛造機製作高壓鋼管,用於機器高壓油管等地方,材質問題導致三天兩頭更換油管。現在用‘大型’鍛造機械——五千噸水壓機,完全可以製作更高級的大型零部件。關鍵部分指點後,剩下的工作就不需要唐王親力親為了,大唐工匠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了。
李正轉身進入第四小組——橡膠研製工作組。嶺南的南宮和送來的是野生橡膠,搜遍嶺南隻搞到不足三桶,一百斤左右。這也不是真正的橡膠,隻是某種樹膠,偶然符合唐王要求罷了。李正聞著這味道也不像橡膠。他也知道,野生橡膠目前還在南美洲好好呆著哪!他隻是從網上看的資料說,南方熱帶地區某地有野生橡膠,是馬來西亞或中國南方本土的品種,隻是抱著試試找著看,沒想到,南宮和給自己找來這種四不像的東西來。李正相信,不遠的將來,南美巴西橡膠一定會屬於自己。
天璣道長和他的助手們目前隻是把瀝青和野生樹膠融化在鐵製輥筒上,不斷滾動的鐵輥筒裏放有熱焦炭,橡膠融化後再滾壓在一種加厚的棉麻混紡織成的布上,這就製成了防水雨布。效果還不錯,隻是不知道在冬天怎麼樣?
天璣按照唐王圖紙要求,把混紡布夾雜著鋼鐵絲纏繞在粗細不一的鋼管上,製成各種型號水管。盡管還不知道用處,還是堅決保證站個人不會壓癟。他永遠不會想到李正要搞的抽水機是什麼樣的?
天璣還按照唐王思路搞出雨鞋水靴,那是把混合膠塗抹在大大的腳模上,成品一出來,別說叫唐王過目了,自己都看著不舒服,疙疙瘩瘩的看著和癩蛤蟆一般。過水試驗還算通過,熱度試驗直接膠皮脫落,成了個黑布大鞋套。去年冬天搞低溫試驗,一走就開裂。今年又搞了十幾個其它配方,還待試驗。不過他的團隊也有成果,首先在唐王關注下的油封水封圈墊之類小配件,還算能滿足,隻是更換率大了一點點。
不過申州和南山搞得那個煉油廠已經初具規模:高大的蒸餾塔、冷凝塔、增壓罐、儲油罐、一排排管道相連,很有英國大工業初期味道。整日散發的刺鼻氣味幾十裏都聞得到。所煉製產品也搞出幾個品種,有粘稠的機油潤滑油,重柴油,輕柴油;那不能算作汽油,李正叫它輕型柴油,要在汽油機上使用,還得再加工。副產品柏油倒是如願應用到公路建設上了,也算是另一種福利吧!
李正一見運回的樹脂不是真正的橡膠,頓時大失所望,興趣頓失!看來輪胎還得等待啊!合成橡膠自己是搞不來的,根據現在狀況,再有100年也許能搞出來就不錯了!安慰天璣道長繼續玩兒,自己就改道去了其它地方隨便轉轉。
其它幾個小組各自忙碌不已,李正隻是看看,偶爾發表一下自己意見,當然都是一語中的的關鍵之語,給他們點撥提醒。
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這是唐王約定的出關之日。早早的就有許多人在南山書院精工研究所大院門外雪地裏等候。這些人包括工部官員是想知道一些機械實物的研究進展;來書院進貨正在排隊的商人,期望書院發布新產品;唐王府下人是王後王妃們派來的,看看唐王身體如何,打聽幾時回家?還有一些閑人,向求王爺給看看詩稿,指點一二的... ...
見唐王出來,滿臉胡須卻露出喜意,眾人知道唐王又有新的收獲。眾人恭喜,簇擁著唐王回到書院白宮。
聽一班幕僚介紹最近時間裏各處情況彙報後,李正宣布給學生下屬準備年假日程:學生臘月二十三放假,年後正月十六開學,部分學生初六開學。下屬工人比照學生放假,關鍵崗位需要駐崗加班的,給予三倍工資;在校在崗的工人學生夥食加餐事項由唐王府魏征負責。
二十二日,唐王攜全家百十餘口人回到長安的唐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