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李正反複思量,煉鋼煉鐵少不了優質煤炭,那就開放一批新煤礦產業吧!於是,新一輪談判開始了。依舊書院方麵由魏征褚遂良兩人負責,組織一班幕僚準備資料,就資源分布、書院利益等等,開始一家家談判。書院利益底線以鋼鐵集團談判為基本標準,任何人和團體,必須遵守,都是親戚也不行!
幾家為了盡快拿到項目,也是犧牲一些利益,很快就完成談判。說起來,還是李正賺到了,此時煤炭工業不比鋼鐵工業,煤炭都是先開采一些淺層或露天煤礦,投入和技術利用較少。不比鋼鐵工業,投入大,效率低,周期長。
根據李正在南北方各“勘探”出幾個大型煤礦,新成立的聯合集團下轄七個分公司,分別是:王家太原煤礦、鄭家平頂山煤礦、博陵崔邯鄲煤礦、清河崔家棗莊煤礦、範陽盧家唐山煤礦、趙郡李家廊坊煤礦、隴西李家蘭州煤礦七家。江南還有正牌王後家族秘密獨有五成股份的的安源煤礦,另四成是李正兩成,皇上‘私人’和朝廷‘政府’共得三成。
這下大唐上下議論紛紛,’投資’、’工業’這些詞由南山書院最先提出,很快就是個被掌櫃們掛在嘴上的時髦詞彙。
煤炭出來了,相關產業順理成章的出現。相關采煤設備,鐵皮推車,軸承、小軌道等等,牛首山鋼鐵廠就捉襟見肘,產能不足了。隻好把用煤矸石變成水泥的處理技術打包賣出去。
李正的角色就是技術保障。人員培訓、地形勘探、地質探查、品相分析,礦位選址、圖紙策劃,以及後續設備那是要另外付錢的!——技術支持隻是包括開礦跟進,安全培訓,建設高爐,煉鋼指導,鋼鐵質量檢測等。還有一條是李正說的:技術值錢啊!所有技術人員書院以外工作,廠方提供最好的待遇。
這個秋天,整個大唐到處在招收勞力,尤其是讀書人,那些識文斷字的私塾學子被上門聘請,待遇優優。
李正忙啊!技術培訓學校的設立應運而生,教材難弄啊!還是從李振棠空間找吧!這個初級,那個入門,這個初步,那個基礎,搞得頭大。
還是撕書吧!那樣快呀!於是,新一輪撕書大戰開始了。
虞世南在顏師古府上見到李正《師說》真跡,很是興奮。約定幾個閑人朋友於誌寧、孔穎達趁朝廷休會來找唐王切磋書法,意外見到顏師古和兩個弟子在忙活。老顏沒法,也不知道唐王爺有多少竹簡,弄了十多天還是大堆大堆。問王爺,李正說,整理完畢,本王校正後選擇公開,你可以看全本。老顏看出門道,這是先秦古本啊!秦始皇焚書坑儒,罪孽深重。能見到珍貴的一本也是緣分啊!在書中,反複提到子楚、柱字樣,老顏斷定這是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的名字。以此為基點,這個時代以後的人名沒有出現。竹簡應當就是秦始皇他爹和他爺的時代記載的。不過光憑一些強身健體功法語句,不能說明什麼,可能是一些練體心得。要知道全部,得係統的研究才行。可恨王爺隻是每天一部分,還亂七八糟的,神龍不見首尾,還不準帶出片紙隻字。有心不幹了,自己實在愛好啊!王爺也答應以後給自己看全本。又把兩個助手找來,共同完成翻譯大業。
虞世南等人也是個中好手,見獵心喜,就手癢難捱了。
下人向王爺報告,李正大喜啊!大儒啊!來苦力啦!叫人茶水侍候,再從庫房抬二百斤竹簡送去,就說王爺在工廠裏回不來!飯菜要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