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下圍棋的人都知道,在圍棋中,“鬥力”屬於比較低等的第七品,而“用智”則是在中間的第五品。其實能夠巧妙通過智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遠遠要比蠻力重要很多。如果隻是依靠蠻力來完成自己的目的,那麼是無法取得徹底的成功的。自然,圍棋不是一種需要爭強好勝的競技,關鍵在於智慧。
明朝人許穀在《石室仙機》中講道:五品用智,屬於一種中等的水平,是“受饒三子,未能通幽,戰則用智,以到其功”;而七品鬥力,屬於一種下等的水平,是“受饒五子,動則必戰,與敵相抗,不用其智而專鬥力”,這算下等水平。由此可見,智慧要比蠻力重要。
明朝人劉基曾經舉過這樣一個生動的例子,老虎的力量肯定是超過了人很多倍,而且老虎還有尖銳的爪子,如此一來,老虎能夠吃人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雖然很多人都是談虎色變,但是老虎吃人的事情並不是很多,倒是老虎會經常成為人們的獵物,被人類製作成各種各樣的物品。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劉基解釋說,老虎用的是力量,而人依靠的是智慧;老虎借助的是自己的爪子,而人借助的是物品。所以力量最終戰勝不了智慧,雖然老虎非常勇猛,但是在人麵前它們還是無法占得上風。
在我們的生活中,那些智勇雙全的人在做事情上總是能夠占得先手,摸透人心,同時也能夠征服對手。大智大勇並不是隨便就能夠擁有的,當麵對危險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膽怯,也有一些人會選擇逃跑,但是大智大勇的人則能夠用自己的非常手段戰勝這種危險。
秦朝末年,秦軍將領章邯在定陶大敗楚軍後,就有些自命不凡,於是率領著軍隊攻下了趙國的巨鹿。此時楚懷王任命宋義擔任上將軍、項羽擔任次將、範增為末將,率領著軍隊去攻打章邯。當時宋義忌憚章邯的名氣,並不敢和他正麵交鋒,此時項羽給宋義提供了很多戰鬥的建議,但是宋義都沒有采納,反而借助自己的地位說項羽出言不遜。項羽非常生氣,居然殺死了宋義,然後坐上了上將軍的位置。項羽當上上將軍之後,就召來了範增、劉邦等人一起商量擊破秦軍的問題,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
當時的楚國剛剛戰敗,他們的元氣還沒有恢複,所以他們希望借助這一次的戰鬥從而扭轉局勢。於是項羽派出劉邦、陳餘率兵兩萬去解巨鹿之圍。沒有想到的是陳餘從前線回來之後,就報告說:“前方戰事吃緊。敵強我弱。劉將軍初戰失敗,讓我突圍回來,請將軍速發救兵!”
此時,項羽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他召來範增商量對策。經過一番仔細研究之後,項羽決定率領大軍和章邯決一死戰。
項羽率領著所有的將士,浩浩蕩蕩開赴趙國。他們在行軍的過程中被一條大河擋住了前路,項羽看到此時天色已晚,考慮到戰鬥馬上要打響了,所以想要讓士兵們休養生息,於是隻好在河邊露營。
等到第二天,項羽看到戰士們攜帶的帳篷和鍋灶等都是累贅,為了能夠激發士兵們的鬥誌,於是他下令將全部的帳篷、鍋灶等都丟掉,並且還命令士兵們隻能帶三天的糧食,其餘的全部都要丟掉。士兵們雖然不知道將軍的意圖,但還是按照他的說法去做了。
輕裝上陣的楚軍很快就渡過了大河。過河之後項羽又命令士兵們將船全部都沉到河底,此時將士們才明白過來,項羽這麼做是為了決一死戰,是一種有進無退的做法。
在巨鹿城下,楚軍和秦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兩軍激戰的時候,忽然有人發現糧倉著火了。章邯看到秦軍倉庫裏一陣火焰,大吃一驚,知道自己的老巢被人襲擊了。最後項羽以少勝多,打敗了章邯。
在這次戰鬥中,項羽既展示了一定的謀略,同時又有“破釜沉舟”的勇氣,最終戰勝了比自己強大的敵人。
智慧就像是勇氣的翅膀,如果隻有勇氣而沒有智慧,那麼就是匹夫之勇,不能夠成就大事。隻有將智慧和勇氣結合起來,才能夠笑傲群雄。中國曆史上有太多的大智大勇的人,他們都能夠忍受一時的不利,因為他們知道憑借著自己的大智大勇能夠最終戰勝對手。西漢的李廣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