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別人侵犯到我們的尊嚴時,就得想方設法找到對方的弱點,給其以有力的還擊,而且我們應該始終保持從容鎮定的風度,從而首先在氣勢上就壓倒對方。
· 要點1·據理力爭,靠勇氣更要講方法
在社會中,有的人總是有意無意地給我們設置障礙,向我們提出不公平、不合理的要求。麵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據理力爭,爭取自己應得的權益。這時說話要理直氣壯,從而在氣勢和心理上征服對方,打擊對方的囂張氣焰。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有些人專愛揀軟柿子捏,人家越是愛麵子,他越是損人家的麵子,戲弄挖苦,當眾揭醜,尖酸刻薄,無所不用其極。對這樣的人,能忍則忍,忍無可忍時,千萬不要客氣,不妨黑下臉來,反擊一掌。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社會學家愛德華·格羅斯指出:“人們在公開場合被羞辱,通常並不認為是開開玩笑,或者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當人的感情受到傷害時,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會十分憤怒,表現為張口結舌或者滿臉通紅。但是我們可以有另一種比較聰明的解決方法,保持沉默,或者設法改變你的處境。”
不要花太多時間為你所受到的傷害而煩惱,也不要冥思苦想“這些人為什麼這麼愛搞惡作劇”的問題。也許有些人是故意使你感到窘迫的,因為他們覺得你對他已造成威脅,或者是想懲罰你曾經做過對不起他的事;而另一些人是習慣於開這類玩笑的,他們毫不考慮別人是否受到傷害。對於這類人,沒有必要去計較他是否是故意的。
佛羅裏達大學的心理學家巴裏·舒蘭克說:“完全沒有必要去追究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是否別有用心。”相當可能的情況是他或她壓根兒沒有意識到你會受到傷害。當你向他指出失禮的言行後,這位呆頭呆腦的冒犯者通常會向你致歉。
那麼,到底怎樣才能擺脫窘迫的處境呢?這可得依情形而定。如果你的上司在你眾多同事麵前三番五次地責備你時,你可以心平氣和地嚴正指出:“我們是否可以私下談這個問題?”
如果傷害你的人是你的配偶或親密朋友,你可以向其說明你為此感到非常痛苦,這遠比以同樣的方式去回擊對方要好得多。
下回有人故意羞辱你時,你可以采取比較激烈的方法。有時,你必須使這種羞辱立即停止下來。你可以說:“你已經使我難堪了。你不介意告訴我這都是為了什麼緣故嗎?”或者說:“你似乎心煩意亂,是不是我有什麼事使你不高興了?”
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要避免動怒,千萬不要發火。如果失去了泰然自若的態度,你隻能使對方占上風,使別人對你產生不滿情緒。再說,和那些修養極差或別有用心的人生氣不值得。
相當多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靠急中生智和幽默感。
一位作家剛出版一本書,正陶醉在人們的讚美聲中,另一個作家對他有些忌妒,不顧別人的勸說跑去和他說:“我喜歡你這本書,是誰替你寫的?”他馬上回敬道:“我很高興你喜歡,是誰替你讀的?”
聰明的作家麵對另外一個作家的惡意攻擊,他並沒有惱怒,而是以智慧的語言進行反擊,駁得對方無話可說。
所以,急中生智,既柔中帶剛,又不失風度,這往往是最好不過的回擊辦法。
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時,你可以將事情置於大庭廣眾之下,擺出自己正當的理由,以強硬的態度堅決有力地駁斥對方。這樣,我們就可以讓對方在眾目睽睽之下,理屈詞窮,被迫作出讓步,從而達到為我們辦事的目的。
提問在據理力爭中顯得十分重要,它能夠營造一種勢不可當的氣勢。但需要注意的是,據理力爭必須把雙方都置於大庭廣眾之下。如果隻有雙方兩人,而你又處於一種弱勢的地位,那麼,你恐怕就無法“據理力爭”。
有一種策略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對方對你采取什麼態度,你就以相同的方式,甚至以更強硬的態度還擊他,針鋒相對。
小王從前總忍不住流連經過身旁的美女,後來竟徹底“改正”了。當朋友問及藥方時,小王說:“如果我女朋友發現我正對著別的女人瞧,她會不動聲色地等待片刻,然後找到一個男人為對象,以加倍的方式讓我難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當對方氣勢洶洶,興師問罪之時,你不要被他的強勢所嚇倒,不但不退縮,反而昂首挺胸地迎上前去,以自己的強勢壓向對方。這時,本來就色厲內荏的對方,會被你的這種威勢所震懾,不得不改變他的姿態,自動讓出路來供你走。
· 要點2·震懾,並不都要打直球
“出奇製勝”既適用於軍事,也適用於商場。它的意思就是找到對手的弱點,然後攻其不備。當我們受到別人的無端嘲弄時,不妨抓住他的弱點,然後再以此去震懾他。
所謂的出奇製勝就是找到對手弱點,然後攻其不備。“出奇製勝”的法則早在公元前就被廣泛應用於戰爭之中,其中的傑出代表在中國就有孫子、孫臏等人。他們常常“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地打敗敵人,因此而名揚四海,成了傑出的軍事家。這個法則不僅僅用於軍事上,也同樣適用於商場。曆代不少商界英豪就是運用它而擊敗對手,搶占市場,成為巨富的。不但如此,在體育界,在股市,在一切有競爭的場所,我們都可以看到“出奇製勝”的成功事例。
拿破侖不會因為中國的孫子、孫臏、諸葛亮等人多次用過“出奇製勝”的法則而視其為過時;毛澤東也不會因為孫子、拿破侖等曆代中外軍事家多次用過“出奇製勝”的法則而放棄不用。相反,他們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運用這個法則,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從而不斷創造軍事史上的奇跡,取得輝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