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零年八月二十日,八路軍發起“百團大戰”,以排山倒海、雷霆萬鈞之勢,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短短三個多月,圍困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的大量碉堡、據點被拔除,鐵路、橋梁、公路被炸毀,日軍整個華北交通線陷入了嚴重癱瘓狀態,並打亂了日軍南進戰略和部署。日軍駐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多田駿自此將八路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調集重兵,對太行山抗日軍民進行圍剿。可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紮根於太行山的八路軍始終難以根除,這引起了日本大本營的不滿。一九四一年七月,老謀深算的岡村寧次被日本天皇“欽點”,出任日軍駐華北方麵軍司令。這個劊子手,在華北抗日根據地推行“三光”(殺光、燒光、搶光)政策,使根據地所見之處,“家家聞哭聲,村村見硝煙”,並實施嚴密的經濟封鎖。一時間,漢奸、特務也跟著肆虐和猖狂起來,可謂“漢奸遍地藏,特務多如毛。民族危難際,草包變賊刀。”根據地麵臨從所未有的經濟困難。
太行英雄團特務營指揮部坐鎮葫蘆縣小西村。這是一九四一年的金秋,營長鄭重山突然接到團長陳鋒的電話:“你馬上派人,到漳河縣邊界,跟縣委書記盧誌清聯係,把五萬斤糧食拉到根據地,注意沿途漢奸和特務。”
“放心吧,團長,這是小事,我馬上派人去辦。”鄭重山滿不在乎地說道,他放下了電話。
鄭重山是個“老紅軍”,今年三十歲,身體粗壯,臉龐黝黑,性情豪爽。他馬上將警衛員、十七歲的田石頭找來,說道:“你去找吳小瘦,帶上五十個人,去漳河縣邊境,把糧食拉回來,他知道規矩。我後天帶人,到老地方等。你也別在我身邊幹熬著,跟著吳小瘦出去曆練曆練。”
“是。”臉頰又黑又瘦的田石頭馬上跑了出去。
吳小瘦是一個排級幹部,今年二十三歲,已經多次帶隊護送糧食,從來沒有出過問題。而鄭重山所說的“老地方”,是一座位於漳河縣邊界的破廟。每次從漳河縣拉糧食,鄭重山都會帶上十幾個人,在這裏迎接。
第三天上午,鄭重山便騎著一匹大灰馬,帶著十二個人,來到了那座破廟前。鄭重山預計,這批糧食連夜出發,在今天中午前,一定會趕到這裏。鄭重山來到廟裏,坐在一個台階上,歇了半個時辰,也沒等到路上有人來,就有點兒不耐煩了,對廟裏的人說:“你們都去別的地方溜達溜達,守住我,就把人等來了?”
手下的人都知道鄭重山這個脾氣,一聽他這麼說,便都離開了廟宇。有的在路邊向遠處張望,有的跑到河邊,坐在石頭上聊天,不過,他們對周圍的警戒性卻沒丟。
破廟裏供著一個不知被誰削去半個腦袋的關老爺像。鄭重山等人一走,這嘴頭嘮叨的話就出來了。他衝著關老爺像道:“關老爺啊,關老爺,你看我,平常也不求個人,我少說來你麵前也有十幾趟了吧,可求你辦的事,怎麼還沒辦成呢?你說,讓沈玉翎嫁給我老鄭,就這麼難麼?我都三十歲的人了,連個對象也沒有,光棍一條,你知道是啥滋味不知道?!……”
空蕩蕩的小廟裏,就他一個人自言自語,自然,他說什麼話,也沒人回應。
十一點鍾時,路上響起了一串飛馬疾馳的馬蹄聲音。有人叫道:“來了——”
鄭重山看著關老爺,也沒去看外麵,他知道,吳小瘦他們把糧食護送回來時,怕他著急,都會先派個人飛馬送信來。
這匹馬徑奔廟宇前停下,人也從馬上翻了下來,伸手推了一下廟門,發出“哐當”一聲,氣喘籲籲地說道:“不好,糧食被敵人搶走了!”
鄭重山一驚,回頭間,脫口就罵道:“你們幹什麼吃的!你們是軟柿子?!”
跑來報信的人正是田石頭,他說了這句話,一口血噴出口腔,人便倒在了地上,原來是胸口、背部都中槍了,他是憋了一口氣,騎馬跑回來的。可此時再也支撐不住,倒地便死。
鄭重山大驚失色,上前扶起田石頭,搖著他的身體問道:“田石頭,你快醒醒,你可不能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