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微微亮,李雲身著蟒袍佇立在中州城上,看著下方一望無際、綿延不絕的行軍行列,風吹將城牆上的旗幟吹的嘩嘩響,身後站立的是這次出征的將領。
這次出征將是對大蜀最後一個叛賊的征討,目的是要一舉覆滅占據西北長達20年之久的偽朝—梁。
李雲轉過身,臉色凝重的看著眼前的將領們,握著身前李源的手,沉著聲說道:“此次征戰必定艱苦重重,望諸君共勉,但孤相信,你等不會讓孤失望,讓大蜀千千萬萬的百姓失望!”
將領們聽到李雲的話語後,均單膝跪地,朗聲回答說道:“定不負秦王信任。”
說完這些話,這些將領邊轉身而走,去和自己的部隊彙合了。
李雲聽見他們遠走的聲音,卻是沒有轉身。對於這些經過戰火洗禮的將軍,他相信能夠為他帶來勝利。
李雲佇立在牆頭,看著最後一個兵走出城門,久久不語,直至旁邊的侍衛來提醒,李雲才意識到已經日上梢頭。
————————-分割線——————————
夜涼如水,在這萬籟俱寂星空,偵查營的戰士門都在抓緊時間休息,戰爭是冷血的,每時每刻都在壓榨著他們的精力,他們唯有抓緊每次戰鬥的間隙好好休息,能夠多有一些體力,為了能夠偵測到敵營更多的動態,同時為了讓自己能夠在這場戰爭中活下來。
如今離出征已經過去了三個月,至從半個月前蜀軍對梁軍發出進攻以來,雙方戰士在上、涼兩州的交界處已發生了無數次的小規模交戰,特別是蜀軍的偵查營,現在早已減員過半了,但是偵查營仍在堅持戰鬥,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精銳中的精銳,他們有責任去完成全軍最艱難的任務。
偵查營士卒近日來的犧牲換回了重大的價值。傍晚時分,偵查營士兵在西南方20公裏處發現了連綿不絕的騎兵營,這隻騎兵本不應該出現在戰場,但梁帝為了擋住蜀軍竟孤注一擲的將邊防的10萬騎兵派往蜀梁的前線。這個消息對於蜀軍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騎兵在這平原上的戰力可是不同以往,而且蜀軍少騎兵是大蜀上下人盡皆知的,此次李源所帶軍隊中隻有3萬騎兵,其中五千還是重騎兵。
—————————分割線—————————-
不過李源等蜀軍大將卻是疑惑,為何梁軍騎兵不在蜀軍攻城時,突襲蜀軍。
“趕緊去探查梁軍騎兵主將是何人!”李源聽到消息後,立馬命人鳴金收兵,不給梁軍掩軍殺來的機會。
第二天,偵查營報告,這隻騎兵是梁軍最精銳的騎兵,是從北州抽調而來,數量高達10萬之多,梁帝是想憑此一戰粉碎李雲一統大蜀的目的。
中午,在蜀軍的注視下,原先據城而守的梁軍忽然有了動靜,派出了一萬兵卒前來叫陣,而梁軍的騎兵則在蜀軍營寨的側方。
李源見此為避免損失則在營寨上高掛免戰牌,絲毫不理會梁軍的叫陣。
李源身經百戰,豈會中了激將法,擺明了現在你有騎兵我就不和你打的意圖。
梁軍用盡方法來挑釁李源,可是李源卻像烏龜一樣,縮在營寨這個烏龜殼裏,梁軍也嚐試了攻打蜀寨,可是派的人,還沒到營寨門口,就已經被蜀軍犀利的弩箭射的損失慘重,最後梁軍實在是無計可施了,隻好以這種辱罵的方式,試圖激怒李源,吸引出蜀軍出寨。
晚上,蜀軍帥帳,李源坐在主位,眾多將領坐在下方,商討著如今的軍情。
“諸位可有何良策?”李源望著坐在下方不語的眾人,麵帶希翼地問道。
可眾多將領卻是沒有一人說話,因為如今局勢對蜀軍可謂是進不可進,退不可退,兩頭難。
李源正欲說什麼,軍帳裏麵卻是進來了一位將領,身後跟著帥帳守衛的士卒。
李源見著來人,對著士卒揮了揮手,而後讓偏將站在旁邊,轉頭又重複了先前的問話。
站在旁邊的梁駿看見在座的眾位將軍沒有言語,自己又有一個想法,邊主動上前說道:“將軍,屬下有個想法,不知該講還是不該講?”
李源聞言轉頭看向梁駿,挑了挑眉頭,帶著笑意的說道:“但講無妨,就算無用,也可以給眾位將軍開拓思路,是不是?”
梁駿聞言便道:“”我等何不堅守幾日,屬下知道我軍有一對付騎兵的利器,隻是此事要王爺決斷斷。”
李源和眾將士聽到這話,沒有作聲,對於此人說的話,他們是極為相信的。帳中眾人互相看了看,許久,均點頭表示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