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開筆的時候,計劃是以主角為線穿起三個故事,最後再將命運交織在一起。所以,本書一共是四卷,第一卷《破軍》即將完結。破軍,縱橫天下之將;七煞,攪亂世界之賊;貪狼 ,奸險詭詐之士。
第一卷寫下來,本人還是有些不滿意的,感覺沒有把破軍星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氣勢寫絕,倒是朝堂詭譎著墨不少。也許是因為本來就在機關單位工作的原因,沒了軍人那種豪邁之氣。同時也是為了劇情服務,如果主角不糾結上來就無敵的話,那後麵真沒法寫了。
殺破狼是一個星相,可以說是《易經》中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家也看到,中主角雖然並不信無生老母,但卻信天道。天道是什麼?損有餘而補不足。不管你是怎樣的強大,最終都逃不過天。天下意味著公平,天下雨每個人都要澆,不會澆你不澆我。但人是不公平的,人道是損不足補有餘,有錢的越來越有錢,富人想盡辦法欺負窮人。當天災人禍,窮者無立錐之地。那麼沒辦法,隻能拚命。這就是改朝換代了。滿清號稱最穩定的朝代,製度最完善,統治最堅固,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人民造不造反隻和能不能吃飽飯有關,隻要沒飯吃,不造反幾乎是不可能的。白蓮教四川大起義的背景就是沒飯吃,那沒辦法了,不反也得反。什麼白蓮教天理教都是鬥爭的手段。歸根結底在於封建製度不斷壓榨底層,而底層人民越來越多,必然構成革命的基礎。
所以說,社會穩定不穩定隻看貧富差距就行了。無論是誰,還沒有見過能與老天鬥的。天是什麼?百姓是天。
其實每個王朝的倒掉,都是自作自受。每個人的倒黴也都是自作自受,你要別人去害你,去整你,真的能整死的情況是很少的,大部分時候都是自己整死自己。你看,和珅是不是自己整死自己?乾隆專寵他,他不僅不低調,而且還蓋了大房子,對百官頤指氣使。你不死誰死啊。但是和珅該死,他的對手就很清白嗎?不見得吧。如果不是漢族大臣們逐漸掌握了話語權,乾隆晚年何必要提拔和珅和平衡漢人。和珅貪汙他不知道嗎?連舉人都沒考中他不知道嗎?
王傑這種中狀元的,叫極品,一般中進士的,然後又考中庶吉士的,叫優秀品,類似曾國藩那種同進士,隻能說是合格品。舉人呢?不是不合格品,那就是廢品!舉人想當官,等到七八十都不奇怪。而且隻能當一年,那一年你怎麼撈沒人理你,但到點走人。和珅連舉人都沒考上,這什麼品自己看著辦。不是說他沒本事,而是比學問你比不過那些考狀元的有本事。最多就是說你情商高。這麼一個不入流的品,提拔上去,漢臣怎麼服?所以民間說的鬥和珅,就是漢族大臣和滿人爭奪權力的縮影。
兩邊在爭,乾隆又喜歡排場,所以整個體係越來越腐敗,最後就把道光皇帝給坑死了。
第二卷圍繞的主題就是官場。當然,戰場還是會有的,不然還叫什麼軍事呢。筆者給大家呈現的是,有時候戰場上的抉擇包含著非常多的政治意味,如果你能讀懂,那麼曆史一定會給你很多驚喜。
說了這麼多,對第一卷主角的心路曆程做個簡單的總結吧。一開始,他覺得世界是個童話,他可以用理想來拚搏未來。但是後來,他發現往往不是人改變現實,而是現實改變人。他學會了妥協,也用現實打倒了現實。
如果你喜歡我的風格,那麼請準備好看突破你想象力極限的權力鬥爭,第二卷《貪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