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關於中國古代史分期(1 / 1)

縱觀中國古代史,印證了八字規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國古代從先秦到清朝,華夏大地經曆了4次割據戰亂、4次大一統:

第一次割據戰亂時期,自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即春秋戰國時期,前後持續551年。

第一次統一時期,自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列國——公元220年東漢獻帝禪位於曹丕。這一時期,中國進入封建時代,曆經秦朝、漢朝(西漢、新朝、東漢),440年。

第二次割據戰亂時期,自公元220年——公元280年,即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並立60年。

第二次統一時期,自公元280年——公元316年,三國中最強之魏國權臣司馬氏篡權建立晉朝,這一次統一較短暫,僅36年,隨著五胡亂漢、晉皇室南遷再次陷入戰亂。

第三次割據戰亂時期,自公元317年——公元581年,這一時期又稱南北朝(鮮卑族建立的北魏,並非三國時期的曹魏)時期,這一時期可分為兩個階段,共持續264年:

第一階段,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南方是漢族政權東晉,北方相繼建立十六國:前趙、成漢、前涼、後趙、前燕、前秦、後秦、後燕、西秦、後涼、南涼、南燕、西涼、夏、北燕、北涼。

第二階段亦稱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

南朝相繼有宋、齊、梁、陳;北朝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公元581年隋朝取代北周,北朝結束;公元589年隋朝滅陳,南朝結束。

第三次統一時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這一時期是中國古代最繁盛的隋唐時期,326年。

第四次割據戰亂時期,自公元907年——公元979年,這一時期又稱五代十國,持續72年。

北方先後建立五個政權:後梁( 907年——923年)、後唐( 923年——936年)、後晉(936年——946年) 、後漢 (947年——950年)、後周( 951年——960年);

南方相繼建立十個政權:吳越(904年——978年)、閩(909年——945年,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荊南(906年——963年)、楚(907年——951年,楚創立者馬殷實際自897年開始地方割據)、吳(904年——937年)、南唐(937年——975年)、南漢(917年——971年)、北漢(951年——979年)、前蜀(907年——925年)、後蜀(934年——965年)

第四次統一時期,自公元960年——1840年,共880年。這一時期,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中原漢族政權與邊疆少數民族政權並立時期。中原宋朝(北宋、南宋),少數民族政權遼(916年——1125年)、西夏(1032年——1227年)、.金(1115年——1234年)。

第二階段前後經曆三個王朝,依次是元(1260年——1368年)、明(1368年-1644年)、清(1644年-1840,1840年至1911年屬近代史,不在本文統計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