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這天,小喬吃完早飯又給江曜買了一份送過去,中午她在江曜來之前就吃完了飯。在晚飯之前,小喬和江曜的見麵時間不超過五分鍾。
晚飯點兒,小喬打完飯找好了位置,正打算看視頻,正遇到萬陵捧著飯盤走了過來。
在康園這麼火爆的食堂,一周遇上幾次熟人也沒什麼稀奇。
“學姐,這兒有人嗎?”
“有一個。”小喬並不希望萬陵坐在這兒,萬陵比她還要能說,和他這麼說下去,江曜吃完了,恐怕他倆才吃到一半。
“學姐,那車好騎嗎?”萬陵找了小喬對麵的位置坐了。
“比我之前那輛好騎多了。”一分錢一分貨,貴也有貴的道理。
“那送給你了。”
“你自己留著吧。我已經買了車了,說好明天交貨。”
江曜到的時候,小喬正和萬陵正在看視頻,怕別人聽見,兩人還分享了耳機。一看見江曜,小喬馬上把萬陵的手機倒扣在飯桌上。
視頻是兩年前小喬和孟淵的演出錄像,視頻裏小喬穿著一件芒果黃的大褂,臉也比現在稚嫩。節目正是小喬恨不得忘掉的黑曆史——《起名字的藝術》,裏麵孟淵拿江曜開黃色玩笑的那部分一點兒沒刪,盡管開著靜音,小喬還是看得心驚肉跳。當初曆史係中秋晚會放出來的時候,為了控製不良影響,維護本係形象,獨獨剪掉了這一段,沒想到今天竟流了出來。好在標題不甚吸引人,隻有幾百的播放量。
這麼流氓的一段要流傳出去,小喬和孟淵恐怕很快就要成為N大之恥。“就你們倆,也配上N大”的評論絕對不會少。
小喬問萬陵怎麼找到這視頻的,萬陵說搜她和孟淵的名字,多加幾個關鍵詞就找出來了。
江曜一落座,小喬特地對他多笑了兩下,不知怎麼,江曜總覺得這笑有些詭異。
他最終坐在了小喬的旁邊。萬陵主動和江曜打招呼,江曜隻對他點了下頭,連笑都沒笑。
小喬因為心虛,對江曜格外地熱情,不僅給他擦了筷子勺子,每隔幾分鍾就讓他多吃點兒,萬陵坐在小喬對麵,好幾次都要看不下去了:學姐這麼殷勤,江曜竟然還是吊著一張死人臉,難道笑一下會死?
吃完飯,小喬和萬陵兩人一起騎車去了學活,江曜向著他們的反方向走了。
小喬叮囑萬陵,這段視頻自己看看就算了,千萬別外傳。
晚上一回去,小喬就給團委的老師發了微信,問當年有這視頻源的都有誰。這種段子在小劇場說或許無傷大雅,但在大學說,尤其他倆背後還掛著N大曆史係的橫幅,要是看得人多了,她和孟淵出名是小,影響係裏名譽是大。
對方老師說會好好問一問,讓她不要擔心,畢竟隻有幾百的播放量。
擔心是擔心,但不妨礙生活繼續。
第二天早上喬樂喬又四點起來在水房對著鏡子練發音。她並不知道祝教授的打算,一心想著在下周一的課上一雪前恥。
越練越挫敗。
就在她準備去給江曜買早餐的時候,她收到江曜發來的短信,信上江曜問她會不會做飯,他不想吃外麵買的早點了。如果她不方便的話,他就隻好自己去食堂隨便吃點兒。
她撞了江曜,江曜相當於她的債主,債主有要求,她應該盡量滿足人家。何況還有視頻的事兒,她老覺得這事兒是一炸彈。
小喬在短暫地掙紮之後,問掛麵煮雞蛋可以嗎。她在江曜的冰箱裏看見過掛麵和雞蛋。過了兩分鍾,江曜回她說行。
喬家最會做飯的是老喬,光早點老喬就會做十多種,烙糖餅烙火燒炸油條炸油餅鹵豆腐腦鹵茶葉蛋水煎包水煎餃攤煎餅攤雞蛋灌餅都不在話下;小喬的奶奶也是個愛吃的,香椿榆錢兒豆瓣菜白花菜刺兒菜蒲公英棗樹芽花椒葉就沒有不能吃的,萬物都能當菜吃。相比之下,樂女士雖然差了些,但家常菜也是會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