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夜間的微風乍暖還寒,一改白日裏溫暖的習性,時刻提醒著人們此刻尚是初春,雖嚴寒不在,但冷意猶存。
行走在永樂街上的更夫縮了縮脖子。此時已是戌時,黃燈初上,永樂街雖不如白日裏熱鬧,但仍是人影攢動,青年調情,孩童追逐,商賈叫賣,嘈雜依舊。叫賣盈途,嬉鬧載道,無時不刻都在宣告著這座都城的昌榮繁盛。
天景城坐落在大周之中,襄州之北,南距渭河五百餘裏,東距周、齊邊界八百餘裏,乃大周帝國都城。天景城向來是繁華所在,經三代周主苦心經營,其繁盛不亞於南梁都城鹹平城。
白日裏熙熙攘攘、摩肩擦踵自不必說,此時黃燈如幟,月光朦朧,亦別有一番風味。
站在永樂街上便可看到,天景城東側一處山峰半腰處,正燈火通明,一落落如長蛇般的燈籠迤邐蜿蜒,竟照耀出了整個山峰形貌,如海外仙山、天上神宮一般,令人望之稱歎。想必彼處自是熱鬧非凡,非永樂街可比。
彼處正是帝王行宮、皇家別院。
山名艮越山,宮名艮越宮。
然而與百姓想的不一樣,雖燈火大張,艮越宮卻靜悄悄的,靜得嚇人。若沿著艮越宮寸土寸草搜尋去,不難發現,整個行宮除了禁軍護衛與內宦閹人之外,隻有清音閣有兩位老者,餘無他人。
艮越山不是最高,不是最峭,非風景獨好,非星月獨寵。但在周帝苦心經營下,卻是最為寧靜所在。
艮越宮內聞清音,神靈殿中撫神劍。此乃周帝兩大嗜好。
清音閣內。
白發老者身著赭袍,如老僧入定,端坐蒲團。緊閉雙眼,如孤舟泛於滄海,如雄鷹盤旋長空,如孤鳥鳴於幽穀,身置高閣間,心安無人處,老者如入化境。
老者巋然不動,天下無一人敢近前,無一人敢在這時候打攪。
幽幽劍鳴劃破長空,繞梁回旋,如泉水叮咚,似玉珠落盤。音律隔空傳來,聲聲入耳,忽而悲鳴愴然,忽而嘶吼慘烈,忽而鏗鏘奮勇,忽而劍在匣中、低聲抽泣。令人如癡如醉,如化身劍中。
心隨聲動,忽起忽落,如滄海一粟,隨波逐流。
須臾,劍鳴驟停,高閣更顯幽靜。樂師佇立一旁,垂首而立,默然不敢發聲。
赭袍老者緩緩睜眼,身前香爐白煙嫋嫋,廳中幽寂無聲,周遭燭光閃爍,廡下水波不驚,窗外星辰可見,似乎與自己閉眼冥思之前毫無變化。但老者適才分明提劍殺人,殺伐天下,鐵騎嘶鳴,刀劍縱橫。
赭袍老者抬眼望了望數丈前的樂師,身形如山,淡淡道:“近來說話。”
話音剛落,赭袍老者身形一抖,微微蹙眉,忍不住輕咳了一聲。
樂師年已七旬,須發盡白,麵色清臒,豐姿俊爽,仙風道骨。恭然走近一丈,垂首不語如故,赭袍老者這次抬手道:“再近些。”
樂師再近一丈。
赭袍老者很滿意:“聞卿之音,如臨其境,朕甚是快慰。”
端坐蒲團的赭袍老者赫然便是大周皇帝元弈!
元弈乃大周第三位皇帝,雄武過人,戎馬半生,尊武黜文。年少時曾親率大軍與西齊、南梁征戰經年,摧城拔寨,馳騁行伍之中,縱橫沙場之間,馬上治天下。現元弈已年近六旬,兩鬢盡白,皮膚黝黑,雙唇發白,刀光劍影在臉上刻下道道皺紋,更顯沉毅。
樂師不敢與之對視,拜伏道:“音樂者,動蕩血脈、通流精神也。陛下乃有心之人,自然心隨音動,殺氣外露。此非臣之勞,實陛下此時心意而已。”
“朕征伐天下數十載,擴地千裏,擁兵百萬。今日甲戈不在,風采不複,可心中卻是難舍這刀光劍影,戰馬嘶鳴哪。”
樂師伏地不言。
元弈歎了口氣:“也罷。朕老了,該歇歇了,還請先生為朕奏一養性安神之曲吧。”
樂師拜伏領旨,後退十步,身後一小廝抱過琴來,樂師坐地撫琴。
琴音悠悠,曲聲綿綿。不似劍鳴鋒芒畢露,卻似清風扶柳、湖水微皺。音律過處,不驚起絲毫波瀾,無花草點綴,無錦繡華麗,無錯彩鏤金,清淡如水。
然一曲未盡,元弈卻是擺了擺手:“先生曲藝絕倫,琴音甚妙。然朕終究還是隻聞得劍鳴,不好琴之風雅。琴音過於沉悶,非朕所好。”
樂師不敢再奏,道:“琴者,禁也。琴音清麗而靜、和潤而遠,乃休憩人心、溫養脾性之良方。聖上睥睨山河,誌在天下,乃千古一帝,不世之君,自然無意清風,不關明月,此常理也。”
元弈點了點頭,歎氣道:“甚是。朕誌在混一,然天不假年,奈何奈何。”
樂師默然。
英雄遲暮,悲生白發,古之聖人亦在所難免,何況元弈呢。
“朕還是聽聽劍鳴吧。”
樂師拾起長尺靜心擊之。
曲盡音絕,樂師恭然而立。然元弈麵無喜色,惆悵戚然,樂師惶然道:“臣音律不精,還請聖上恕罪。”
元弈道:“先生不必過謙。先生先生乃梁國首席樂師,今不辭辛苦,遠道而來,為朕擊劍而鳴,朕心甚慰,自有厚賞。卿可還有他曲,以悅朕心麼?”
“臣曾作曲《九劍》。臣聞陛下藏納魏文帝九柄寶劍,何不借臣一用,以作樂器呢?”
“九劍?可是依魏文帝九劍而作?”
清風穿堂而來,燭光微抖,樂師不禁打了個寒噤。元弈亦打了個哆嗦,又咳出數聲,裹了裹身上赭袍。
“正是。臣聞魏文九劍乃鑄劍國工同爐而造,材質相同,心意相通,故以此九劍為曲,自當別有風味。”
相傳魏文帝曹丕好劍,為世子時命國工精煉九柄寶劍,淬以清漳,厲以石諸。九劍始成,五色充爐,巨橐自鼓,飛鳥翔集。曹丕自以為寶器,深愛之。
元弈看著兩排寶劍在風中微微搖晃,隱有劍鳴之聲,不禁對《九劍》心馳神往。然歎息道:“朕確有藏劍之好,但卻隻有魏文八劍,獨獨少了含章劍,苦覓之而不可得。”
元弈向以統一天下為己任,然現已年老,誌氣不再。卻獨獨多了兩大癖好,一為收藏寶劍,二為音律,是為撫神劍、聞清音。自認閱劍無算,藏劍無數,嚐言“吾之誌乃天下名劍皆入彀中”。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近年元弈不知收了臣民多少寶劍,卻隻得魏文八劍,如璽缺一角,美中不足。
樂師恭敬道:“臣從梁國而來,未聞梁人有此劍。”
元弈冷笑一聲:“含章劍不在我大周,不在南梁,那就在西齊了。”
大林之役 1
口中嗷嗷大叫著,瘋狂地揮舞著手中長刀,身旁七八名敵軍舉著長刀,雙手顫抖,震懾心魄,愣是不敢靠近。百夫長許澹率先越過城垛,一人獨擋齊軍,奮勇向前,毫無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