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回 邪風引說北海將 娘娘賜借照妖石(2 / 3)

皋陶曰:“將軍多慮了,倘汝決意投誠,再無二心,吾必竭力保全。”

波淵大喜曰:“承蒙士師不棄,實乃再造之恩,末將自此唯姒元帥馬首是瞻,焉敢複亂生旁圖。”

皋陶曰:“爾等可曉諭部屬,願往者留,去者俱以財物釋之,也不枉跟你們出生入死一場。”

波淵遂命秦孝景、青文基傳令,餘下將士來去自便。

翌日起兵,前往華夏聯盟大營。

且說姒文命因王文卿、孟非卿陣亡,仍坐帥帳黯然傷神。

忽有校尉來報:“士師帳外求見!”

姒文命不禁詫然曰:“皋陶昨離大營前至昆侖山,怎往返如此迅速?吾且問汝,可有旁者相隨?”

校尉答曰:“攜將三員,並人馬數百名。”

姒文命忙奔出帥帳,抬頭看去。

隻見皋陶進前拱手曰:“臣皋陶拜見元帥。”

姒文命曰:“免禮,入內相敘。”

皋陶隨後進帳,將波淵歸降之事詳述一番。

姒文命蹙眉言曰:“忤逆悖主,是為不忠,拒太子於關外,是為不義。士師既討情,傳令宣來。”

波淵率秦孝景、青文基伏拜在地,愧言曰:“罪將誤信讒言,一時魯莽盲從,背主投敵,理應正法。荷蒙士師點化,恰如醍醐灌頂。乞姒元帥摒棄前嫌,仁德赦宥。”

姒文命曰:“爾等既已歸附華夏,當以忠義二字立本。切莫效仿前衍,反複無常。”

波淵慌不迭磕頭,口曰:“多謝元帥誡斥,罪將不敢。”

姒文命頷首曰:“爾等俱劃先鋒官後羿所部,暫且退下罷。”

波淵曰:“謹遵敕令。”唯唯諾諾而出。

皋陶施禮曰:“臣亦告退。”

姒文命曰:“現大軍被阻柢山關,煩勞士師多費周折。”

皋陶曰:“元帥辛苦堅守數日,臣去去就來。”複離帳驅雲,徑往昆侖山疾行。

次日,守將黃昌引傾城之兵,至關外搦戰,石中金點名要姒文命答話。

波淵謂之二將曰:“吾等承元帥仁慈,收歸麾下。然空手投奔,顏麵何存?莫如趁時拿下敵將,亦可立身揚名。”

秦孝景曰:“據先鋒官所言,石中金道行頗深,連斬華夏聯盟二將,因此士師才往昆侖山探查根源。吾等些微法術,豈非蚍蜉撼樹?”

青文基冷笑曰:“區區一關守將,量有何本事?某這便出營,梟下那賊廝首級。”

秦孝景勸曰:“師弟,萬萬不可擅作主張,倘元帥得知,定以違抗軍令處置。”

波淵曰:“有何不可,若能擒將破關,元帥必然欣慰,乃有功而無過也。吾與將軍壓陣,率部迎敵!”言畢,二將乘騎馳出轅門。

秦孝景慌急奔帥帳,稟報姒文命。

且說青文基來到兩軍陣前,一晃鎏雲彎月戟,指石中金喝曰:“匹夫焉敢辱罵天朝元帥,納命來!”縱交獸直取。

石中金橫握五尺寒金棍,劈麵力砸。

登時塵煙滾滾,好一場惡戰。怎見得,有霖江南賦證。

猛將驅乘鑲銀鞍,勇士利刃騎上歡。

陡聞怒吼破蒼穹,突傳廝殺驚霄漢。

那廂為徒來複仇,這邊要納投名單。

自來江山不易得,寸土皆被鮮紅染。

且說二將你來我往,戰約二十回合未分上下。

姒文命得報,急傳令擂鼓。

軍紀曰:“聞鼓進,聞金退。”

隻見華夏大營闖出數十騎,左旁乃後稷、大費、趙子任等,右側為後羿、伯夷、秦孝景等,中軍博父護住元帥搶出。

眾將呼啦啦擁上前來,把石中金圍在垓心。

石中金毫無懼色,猶如下山猛虎,衝天雕鷲,奮力抵擋。

姒文命吩咐博父曰:“汝去迎戰石中金,本帥以無極太上乾坤劍助之。”

博父領命,拽步衝進圈內。

石中金窺見,發狠躍下坐騎鵸餘,大叫曰:“來得正好,與某再戰三百回合!”

姒文命在三翼獸上,祭起寶貝高呼曰:“無極始祖,太上至尊,聞吾敕令,誅!”

隻見無極太上乾坤劍飛刺而來,形如閃電。直剁得石中金頂迸火星,三屍靈氣亂竄。

博父大呼曰:“匹夫早俯首歸降,免爾不死!”雙斧一磕,當頭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