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謨莨攻下甘山後,與北海王忽之子沽晟眔、副先鋒田昌並戰將百員,起兵十萬直奔亶爰關隘殺來。
(注釋:《山海經·南山經》雲:“......又東三百裏曰亶爰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
亶爰關隘守將李昌傑因受波淵轄製,故假意相投。得知太子引南海王師來至,便不戰而降,率城內軍民商賈,打開城關四門迎接。
(注釋:李昌傑,三十六天罡星之天貴星。)
大軍修整數日,向基山關開拔。
(注釋:《山海經·南山經》雲:“又東三百曰基山。其如多玉,其陰多怪木。”)
基山關守將感北海王之大恩,傾城而出。宰禽屠獸,設宴犒軍。
洛謨莨問曰:“前關何名,城防如何?”
基山關守將漭澶平答曰:“戰將數員,兵甲五千。其守將涸風陀英勇善戰,有萬夫不敵之勇。”
(注釋:漭澶平,七十二煞星之地奇星。)
北王之子沽晟眔曰:“漭卿家可否隨本王討賊,收複失地?”
漭澶平忙叩首曰:“承蒙殿下摒棄前嫌,末將願往。”
洛謨莨大喜,令曰:“命漭澶平為先鋒官麾下大將,明日行軍。”
翌日,大軍出了基山關,一路上旌旗招展,人喊馬嘶,怒衝衝往青丘關而來。
時正值仲秋天氣,端的是細雨靡靡,萬物枯榮,光景如畫。
怎見得,有霖江南賦證。
風吹山林遍地黃,雨打蒼穹霧蒼茫。
殘枝敗葉見蕭條,飛禽走獸暗匿藏。
五日後,到達青丘關前十裏處安營紮寨。
(注釋:《山海經·南山經》雲:“又東三百裏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青護-言]......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流之澤。其中多赤[魚需],其狀如魚而人麵,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巡城校尉急報府營:“啟將軍,南海人馬已至關外。”
守將涸風陀急敲聚將鍾議事,問曰:“太子率大軍趕到,如之奈何?”
(注釋:涸風陀,三十六天罡星之天富星。)
隻見副將淍平道出班奏謁曰:“兵道雲:師行千裏,不戰自疲。何如趁機殺出,滅其銳氣?”
(注釋:淍平道,六十甲子神之甲子太歲,本命海中金。六十甲子神,共有六十位。又稱歲神、太歲。由鬥姆元君統禦,按天幹地支配。職能:值年太歲,掌握本歲人間禍福。《三命通會》雲:“昔者,黃帝將甲子分輕重而配成六十,號曰花甲子,其花字誠為奧妙,聖人借意而喻之,不可著意執泥。”)
涸風陀謂之曰:“洛謨莨尚不足為慮,然麾下大將田昌玄法莫測,甘山關連斬波淵數將,定有非常之處。”
且說南海軍升帳,眾將列班完畢。
洛謨莨曰:“大軍至此,戰與不戰?”
田昌曰:“啟稟元帥,某聞青丘關守將涸風陀乃狡詐之徒,智謀高深,萬不可輕敵。況王師遠行,人疲馬乏,可暫歇息一晚,明日攻城。”
洛謨莨頷首曰:“將軍之言甚是,準!”
翌日,沽晟眔率部搦戰。
涸風陀得報問曰:“誰去走一遭?”
淍平道乞令曰:“某將願往。”
沽晟眔見有將出城布陣,忙舉目看去。
隻見來將十分驍勇,有霖江南賦證。
頂上銀盔插紅纓,身裹金鎧披鬥篷。
腰間五尺青崗劍,手握丈餘鐵撾兵。
(注釋:撾,古代兵械之一。又稱鎬、骨朵、錘、椎。有長械、短械、軟械三種之分。)
淍平道催動孰湖獸,進前拱手曰:“臣淍平道拜見王子殿下!因甲胄加身,未能恭行大禮,望贖罪。”
(注釋:孰湖,獸也。《山海經·西山經》雲:“孰湖,獸,其狀馬身而鳥翼,人麵蛇尾,是好舉人。”)
沽晟眔並指斥罵曰:“無恥匹夫,吾父王大恩,拜汝為城關守將,汝不思回報,卻投靠叛逆,犯上作亂。真乃財狼之輩,現有何麵目立於天地之間!”
淍平道麵紅耳赤,亦大叫曰:“吾族嗣數代,俱為保北海都師安平,枕戈待旦,捐軀殉國。汝區區一介匹夫,竟成承大統。問天下之事,何以為公?今既陣前相遇,早早下馬歸降。免教南海三軍受汝之累,死無葬身之地!”晃動赤瞳撾,縱騎直取。
隻聽太子身後有人喝道:“賊廝,休傷吾殿下,某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