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0300章 新德裏尋蹤(2 / 2)

帖木兒帝國滅亡後,他的繼承人、印度未來的皇帝巴布爾自從被驅逐河中之後,翻山越嶺進入阿富汗,奪取喀布爾,在喀布爾建立了一個小王朝,現在他率領伊斯邁爾借給他的軍隊匆忙趕回河中,勝利地進入了撒麻耳幹城(1511年10月)。繼撒麻耳幹之後,布哈拉又向他敞開了大門,而蒙古烏茲別克人退到塔什幹。

巴布爾又去占領塔什幹,成為塔什幹和中亞的統治者。以伊朗人在呼羅珊的勝利為支柱,帖木兒王朝在河中的複辟似乎是完成了。但是,現在巴布爾開始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他曾求助過的、並接受其宗主權的波斯人是十葉派穆斯林。布哈拉和撒麻耳幹居民信奉的是遜尼派,他們斥責他與異端邪說者談判,並與他斷絕關係,他們的宗教熱情比他們對帖木兒朝諸王的忠誠更加強烈。由於受到這些宗教騷亂的鼓動,烏茲別克人又卷土重來。波斯將軍納吉姆·沙尼和巴布爾在布哈拉以北的加賈灣發生的一場大戰中與他們交鋒,這次被他們打敗了(1512年12月12日),納吉姆被殺。巴布爾放棄了對河中的所有企圖,退回到他的喀布爾王國,七年以後,他從喀布爾出發,前往征服印度。於是,布哈拉、撒麻耳幹和整個河中地區又轉到蒙古烏茲別克人手中。巴布爾曾嚐試在中亞擴展自己的疆土,受挫後就把目光投向南方人心渙散、四分五裂的德裏蘇丹國。恰在這時巴布爾有了一個方便的借口:旁遮普省總督邀請他出兵把他從其領主蘇丹的手中“解救”出來。於是,他向南方進行了“聖戰”。帖木兒帝國的締造者帖木兒大帝曾在14世紀末率領大軍,由中亞進攻印度,攻陷過德裏,使當時統治印度的德裏蘇丹國遭受嚴重的打擊,名存實亡,北部印度陷於分裂狀態。1510年時,巴布爾就已經統治著印度北部。1525年,巴布爾南下進攻印度,次年攻占德裏,屢敗印度諸侯聯軍,征服北印度大部分地區,建立莫臥兒帝國(1526——1857)。巴布爾與祖皇帖木兒一樣,開始轉戰於整個印度次大陸,在很短的時間裏,就占領了大半個印度半島。這之後,經過艱難的選擇,吸收他的祖先帖木兒的教訓,不是像帖木兒那樣搶一把即走,而是留下來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

龔破夭詳盡了說了莫臥兒帝國的興衰史。

聽著,範庭蘭就感到頭大,卻又隱隱感到龔破夭的話裏,似乎暗示著什麼,不由問,“以老大的意思,康巴盜取夜明珠不是為了發財,而是另有所圖?”

龔破夭沒有直接回答範庭蘭的話,而是道,“說到這顆夜明珠,它還有一個出處。就是它最早的主人,不是波斯人,而是埃及皇後。”

“這、這也扯得太遠了吧?”範庭蘭感到詫異。

“是有點遠。”龔破夭道,“裏麵還有一個故事,就是當時的埃及,由年僅13歲的國王托勒密13世,以及20歲的姊姊克麗奧佩特拉7世(西元前69~30年)共同統治,姊弟兩人因不睦而相互爭鬥。托勒密13世將凱撒的王位爭奪者龐培的頭顱在他睡時砍下,獻給凱撒想以此獲得靠山,可無奈才色兼備的克麗奧佩特拉7世將自己的美色獻於凱撒,凱撒被她的魅力所迷,便協助她對抗敵對的亞曆山卓市民,並幫助豔後將托勒密13世除掉。不過凱撒當時僅率領少數士兵,兵力薄弱,反遭囚禁在王宮中。不久後,來自小亞細亞(土耳奇)的援軍抵達,凱撒與克麗奧佩特拉7世終於擊敗托勒密王的軍隊;托勒密13世在逃脫凱撒的追捕途中溺水而死。你知道吧,埃及豔後雖然豔麗,但還沒豔麗到能迷住凱撒的地步。是她得到這顆夜明珠之後,凱撒才乖乖上了她的床……”

“嗯,這故事跟泰姬的傳說有相同之處,但我更喜歡泰姬這個傳說。”範庭蘭說罷,似乎如夢初醒的道,“依老大之見,康巴盜取這顆夜明珠,是要利用它去奪什麼權麼?”

龔破夭微微地笑了一下,似是而非的說,“到時就知道了。”

知道什麼?

範庭蘭正要往下問,卻響起了急促的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