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蘇城。

作為享有‘世界第一城’‘人間天堂’‘文化教育政策福利世界第一’美譽的蘇城是全世界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座城市。

為了不耽誤蘇城的發展,龍之國首都龍城的特批是一批再批,蘇城的占地麵積一擴再擴,可哪怕如此蘇城還是將寸土寸金這一詞彰顯的淋漓盡致,那逐年遞增的房價不管增幅度大小都處於上浮狀態沒有停歇過不說,專家更是直言全世界的房價都跌了也不會影響到蘇城的地產發展,由此可見蘇城房價穩定程度可見一斑。

如此一來也自然造就了蘇城房租居高不下的局麵,很多來到蘇城工作打拚的外鄉人無力承擔這高額的租金費用,迫於無奈的他們隻能選擇了領近蘇城的三座城市作為居住地點,然後每天辛苦的起個大早誇城上班,而稻城作為三位鄰居當中最近的城市,自然也就成了大家的第一選擇,畢竟有些時候時間就代表著金錢。

起先稻城人是開心的,雖然沒吃到骨頭也好歹也跟著蘇城喝到湯了,但是長時間下來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某些讓人尷尬的問題也逐年凸顯並難以調和。

會選擇在鄰近三城定居的往往都是收入不足以支撐他們在蘇城生活的人,多年之後其中的一部分人出於各種原因放棄了蘇城的工作,一些人回了家鄉,也有一些人出於不甘心或者別的原因留在了稻城。

而讓稻城政府頭疼的便是這部分留在稻城定居的外鄉人,這群人當中大部分人學曆不高或者可以說是毫無學曆可言,他們完全是憑著一顆想要發財的心才來到蘇城打拚,成功的人自然留在了蘇城,但往往更多的是被現實打回原形的失敗者。

稻城作為一座農業產糧大城,整座城市的大部分土地麵積都是農耕用地,這也自然造就了當地並沒有多少工作崗位的局麵,稻城也沒有什麼知名企業,這些年變的富裕完全是憑著房地產的帶動,所以這些人雖然留在了稻城,現實卻是稻城並沒有多少工作機會可以供他們選擇,失去了穩定的收入來源的人歪腦筋自然就起來了,從而導致了稻城的犯罪率逐年攀升。

長此以往下來,當地人與這些新住戶之間的矛盾愈發嚴重,投訴報案更是一起接著一起,警局也成為了稻城最繁忙的部門,當地甚至還流行起了一句‘勸人學警,天打雷劈’的諺語。

稻城政府對於當前的局麵有心無力,不知該從何處下手整改,魚與熊掌如何兼得呢?

………………

2006年9月2日,是稻城所有學校統一開學的日子。

稻城三中是一座公立老學校了,學校不大每個年級隻有四個班級,自學校成立以來一直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們的上學熱門選擇,因為便宜,零門檻。

學校本身是稻城為了協調雙方衝突出資建立的的麵子工程,所以在這座學校當中除了很窮的當地人,你是基本看不見什麼當地人的,就連學校老師也隻有校長一個人是當地的。

此時的初一三班中足足坐了42位新生,講台上正站著一位估摸著三十左右,氣質極佳,略施粉黛的女老師。

站在講台上的林森平靜的望著台下的學生們看了十幾秒之後動作流利的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林森’兩字微笑著說道:“同學們好,我叫林森,是你們的語文老師,同時也是你們的班主任,希望未來的三年,我們能夠相處愉快。”說完,林森朝著台下的學生們輕輕鞠了一躬。

學生給老師鞠躬常見,反其道而行的舉動學生們還是第一次見到,有的學生看呆了,一些懂禮貌的學生更是匆匆忙忙的起身回敬了一個鞠躬。

看著台下學生們各自不一的反應,覺得十分有趣的林森暗想道:“孩子永遠是這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啊。”

林森用眼神一一掃過這些未來將要相處三年的孩子們,她很快注意到了坐在後排發呆的一個男孩子。

從事教師職業已經足足十年之久的林森一眼便知這位學生是走神了,不過開學第一天嘛,可以原諒,林森並未點名,開始說起了一些班級該有的規矩。

其實這位坐在後排的發呆的蘇一然已經不能說是走神了,他現在已經完全沉浸於自己的世界當中,因為從老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起他的腦海中突然響起一道十分機械化的聲音。

“係統蘇醒,加載中…”

嗯?這是啥動靜?還未待蘇一然回過神來,機械化的聲音再度響起。

“加載完畢,宿主可進入界麵。”

不是做夢?第二次響起的聲音讓蘇一然確定自己不是幻聽了,正當他想著該如何進入界麵的瞬間,一麵3D懸浮半透明的數據便浮現在了眼前嚇得他瞳孔劇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