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澄一人難敵百口。
想要為自己辯解,實在找不到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冷淪宸代替廉澄,開口解釋,“孤知道,僅僅是廉澄廉將軍這樣開口解釋著,自然還無法消解諸位的心疑。於是,孤特意命人去查實了廉澄廉將軍所說的遭遇。最終證實,廉澄廉將軍所說之言,確實屬實無疑。這一點,孤派去查證的人,可以證實。”
冷淪宸會願意出麵為廉澄辯解,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雖然,礙於現實,軒丘原有的朝廷大臣,許多人都繼續留下來任職。但是,冷淪宸畢竟是北冥的玄冥王,雖如今掌管軒丘,卻在軒丘尚未登基稱帝。名義上,也隻不過是為北冥小國君北冥瀚代管軒丘的攝政王而已。
廉澄是軒丘大將,廉澄當年之事,是被冤枉也好,還是被人揭發也罷,總之,應該是軒丘自己內部評斷之事。
如今,冷淪宸卻突然插手幹預此事。
軒丘的文武百官,自然會認為,冷淪宸是為了某種個人目的,故意出麵維護廉澄。所以,冷淪宸之所說,以及冷淪宸派人查找的證據,在軒丘大臣們眼裏,根本就不能作數。他們更是無法因此而信任廉澄,相信廉澄沒有投敵叛國。
在冷淪宸派人查證的證據麵前,滿朝文武雖不言語,但是,心中卻依舊懷疑。
冷淪宸看出了大臣們麵服心不服之意,於是繼續出言開口,鄭告朝臣:“孤知道,即便孤將證據,都擺在這裏,各位大臣,也未必見得就會信任廉澄和孤所說的話。更有甚者,應該還會在心裏麵犯嘀咕,認為孤是故意偏袒廉澄廉將軍說話。隻是在剛才,廉澄廉將軍的敘述當中,還漏掉了一樣最關鍵的佐證。而這個有力的佐證,應該是在場的軒丘老臣們,都應該心知肚明的事情。”
“三年前,薄野與軒丘因為邊城紛爭,起了狼煙,廉將軍奉命掛帥出征。因為謙王羽弗遙輕敵,所以當時隻派了不到兩萬軒丘軍禦敵,卻不想,被事先早有準備的薄野軍施計。廉澄廉將軍和他所帶領的軒丘軍中了薄野的埋伏,被困。在此期間,廉澄廉將軍曾經三次,派人加急,回稟謙王羽弗遙,請求增援。而當時的謙王羽弗遙,卻正在為博美人的歡心,而修築奢華的寢宮——綺霞殿,根本無心過問陣前的戰況,更沒能及時出兵增援。最終才導致了,與薄野一戰的失利。廉澄廉將軍在戰鬥中,身負重傷昏迷,被薄野人救回了薄野。”
冷淪宸邊說,邊冷眼看向麵前的軒丘朝臣。
“而當時,廉澄廉將軍帶領軒丘軍在陣前禦敵衝鋒之時,諸位軒丘大臣,在做什麼?!而謙王羽弗遙一擲千金,勞民傷財,修築綺霞殿,驕奢淫逸,沉迷酒色之時,諸位軒丘的大臣,又在做什麼?!如果,諸位當時,但凡有此時此刻這樣,挺身而出,良言勸諫的話,又怎會出現三年前,軒丘失利之事發生?!廉澄廉將軍又怎會失憶,被困敵國?!所以說,真正應該為這件事負責的人,究竟是誰?自然不再需要孤多言!”
滿朝文武被冷淪宸訓斥的自慚形穢,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