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天音山,放眼所及,的確很是不一般。這片山脈,方圓也有幾十裏,群峰傲立,彼此爭雄。就仿佛那一刻麵對的,是一個遠古的戰場,有著淡淡的蕭殺氣息。當然,這隻是丁聰本人潛在的直覺。
初時,尚無什麼特別的感覺。待丁聰走了一段路,到達第座山峰時,一股古樸蒼涼的氣息,便迎麵襲來。
微有詫異,丁聰將自己的心神緩慢的沉浸下來,分出絲絲縷縷,謹慎的向前方探去。可惜那股特殊的氣息有些虛幻朦朧,不好捕捉。
而前方那片區域,仿佛跟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如同另存一體空間相仿。
泠泠~
一聲輕微而悠揚的聲音,自虛無飄渺間,悠悠蕩起。餘韻嫋嫋、象外之致。且實且虛,繚繞不去。
“這是?”丁聰疑惑,暗忖道:“如此之音聲,極似古琴所發。可這聲音,是我心神所感,隻不知是真是幻。”
泠泠~
丁聰正琢磨不定,那琴音再起,回旋往複的纏綿,讓人忍不住神遊於傷感患得患失。其後,琴音似乎又飄渺的九霄之外滾滾而來。或平和沉穩,有一種往心裏去的吟哦;或輕緩急重有序,讓人沉醉而不可自拔,心有萬般往昔景像;或輕靈清越,聞之而生超脫現實之境。
“是了,這正是琴之音律。”凝神片刻,丁聰終於確定了。關於古琴,他所知很是有限,音律中的意味,卻是不求甚解。不過,多少還是知道一點,倒不茫然。
古琴,為武之大道中的四大偏門琴、棋、書、畫之首。若有所得,也不容小覷。
古琴,琴體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暗合三百六十五周天之數,溝通天地陰陽至理。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像征天地。整體形狀則是依古獸鳳之身形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最初,古琴有弦五之數,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
其中一弦屬土為宮,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絲,聲沉重而稱尊。二弦屬金為商,金星應秋之節,次於宮,弦用七十二絲,為次。三弦屬木為角,木星應春之節,弦用六十四絲,再次。四弦屬火為徵,火星應夏之節,弦用五十四絲,又次。五弦屬水為羽,水星應冬之節,弦用四十八絲。
在曾經流傳的武道中,對於琴的五律之說,也暗合人的髒腑。分別是,脾應宮,肺應商,肝應角,心應徵,腎應羽。故又有說法,成五律為五髒之音。
另,又有說,宮者,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為四聲之徑。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觸也,陽氣蠢動,萬物觸地而生也。征者,祉也,萬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複之也。
可見,五律也是體現了人文倫理。
後來增加到了七弦,故方又稱七弦琴。而由五至七,裏麵還有傳說。
傳說中說,曾經有一位大能,專精此道,可惜最終未能得長生不滅,臨老故去時,回首一生,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家人,感思之餘,便為這古琴加了一弦。自此,古琴成六弦。
而這大能有子,亦修琴之道。獲此六弦琴,卻嫉恨其父拋棄孤而寡母,太過薄情,於是將之束於高閣。再然後,他也因參悟琴之道,忽略了家人。母去,不曾移。妻亡,仍不醒。子滅,乃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