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的青春
一
從八歲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梁光輝開始擔任這個班長職務,一直到十七歲高中畢業。什麼五好學生,優秀班幹部,優秀紅小兵,優秀紅衛兵等等這些榮譽一個也沒有被他落下,家裏的一麵牆上幾乎都是他的獎狀和榮譽證書。從上小學到高中的九年間,家裏隻給他買過一次文具盒,餘下的都是學校獎勵的,而且是每學期都有,還有書包和作業本,有個別的學生爸媽把賣這些東西當成了一個家庭的負擔,而梁光輝的父母卻把這些獎品留下一部分留給弟妹外,餘下的就當成了親戚朋友間往來的禮品,即使如此,等梁光輝高中畢業後,還有一些被存留在家中,這些獎品更本就送不完。
梁光輝高中畢業是一九七五年七月,那時候還是義務教學九年製,初中高中各兩年。那些年孩子從學校裏高中一畢業都要回到自己家鄉所在地,到各自林場經營所組織的家生產隊裏去勞動鍛煉,因為他們都是林業子弟,放在城市裏就叫上山下鄉。當時,一個林場所裏至少要有幾十戶人家,多的上百戶,而且每個家庭的孩子都不少,多則十幾個,最少的也是四五個,所有家庭裏的孩子個個都上學,那時候國家是免費教育,又是開門辦學,跟本就不存在上不起學讀不起書的這種事情,更不像後來一段時期一些“傷痕”文學作品裏所描述的那樣,會有因家庭貧困讓孩子輟學的發生。隻要你想讀書,你就會一氣讀到高中畢業。那個階段的教育走的是走“五。七”辦學的道路,“不僅要學文,還要學農、學工、學兵、學商……”所以,學生高中畢業後一出校門,他們便是很熟練的勞動生產好手,無論是在農村還是林業和工業,雖然他們才十七八歲。當然,也有沒有讀到高中畢業的,甚至連初中都沒有堅持下來,這樣的情況不僅很少,且原因也是各盡不同,像這個經營所裏的右派分子姚賢智的大女兒姚雅軒就是其中的一個,隻讀到初一就不念了。
“偉大領袖毛主席說過,你們青年人就是八九點鍾的太陽,世界是屬於你們的,也是屬於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你們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你們是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革命的接力棒必然要傳給你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希望你們在這裏努力地學習老一輩的先進思想,繼承他們的優秀品德,刻苦鍛煉自己,豐滿自己的羽翼,在更高更廣闊的藍天裏展翅翱翔……”
每年畢業生一回來,經營所都要召開一次這樣隆重的歡迎大會,這篇講話稿從楊基業來到紅鬆嶺經營所的第一年開始,到今年楊書記念完這遍講話稿就已經是第三次了,之前,是否在別的單位也這樣念過這篇稿子就沒人知道了。就在楊書記講話的這段時間裏,他的目光始終在注視著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坐在前排的梁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