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泛舟春水上(1 / 3)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

陝西同州大地上已經下過了幾場春雨,昨夜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雪,又將好不容易烘托起來的淡淡春色掩蓋了下去。

道路上的積雪厚厚一層,沿街叫賣的販們護著挑擔上熱氣蒸騰的籮筐,翼翼心,生怕滑倒。

晨起的娃娃們則毫無顧忌地跑來跑去,將手中的雪球胡亂飛舞著,街頭巷尾一派歡鬧。

到了晌午,太陽緩緩現出真身。清澈通透的陽光讓城池和大地瞬間生出了無數朝氣。

同州城雖然不大,但城外的同洲湖和鳳凰山的名氣卻很大。

雖然並不是什麼名山大川,但每到春時,湖光山色,一碧萬頃的風情姿態,也成為這裏的人們遊山玩景的絕佳去處。

不過今的同州城人可不敢來這裏踏春。

因為知州老爺要攜帶家眷在此遊玩的消息一經傳出,多數人還是很識趣的。並不想和官府的這位大人物一起去湊這個熱鬧。

“這幾年,春不像春,夏不像夏,氣一年要比一年冷,憑地作怪!”

同州湖岸邊的一個羊腸道上,成排的柳樹已經結出新芽,樹下積雪化成泥水。

兩個還沒睡醒的官差腳下一深一淺地邁著步子,嘴裏嘟囔著。

跟在他們身後的約有三十來人。

除了七八個身穿青布長衣的人外,多數是廝打扮。

他們每人手中拎著一個不大的紅漆食盒,隻管走路,顯得畢恭畢敬。

民以食為,知州老爺也是人,遊玩之餘,品嚐美食佳釀自然少不了。

更何況,為了今這頓飯,他早已經誇下了海口。

“同州美味下第一!”

第一不第一並不重要,關鍵知州大人這話是對一位遠道而來且口味極其挑剔的客人的。

而更為關鍵的是,這位客人根本不信。

“不信?”

“那就把全同州的特色美味都給俺請來!”

伴隨著知州大人唾沫星子滿飛的一聲怒吼,於是便有了眼前的一幕。

今,全同州有名有姓有頭有臉的食肆酒樓都要來顯擺一番。

就連民間吃、街頭美食都成了今日的座上賓。

這些人裏,有高檔酒樓食肆的大掌櫃,也有街頭店的夥計。

總之,能被請來的懷裏一定揣著絕活。

湖岸邊的薄冰開裂,遠處的湖水在陽光的襯托下一派波光瀲灩的景象。

大家在不大碼頭上站定下來。一路走下來,被凍得手腳冰涼。

緊接著,兩個官差揮舞彩旗,湖心的畫舫遊船緩緩地調轉了船頭。

廝隊伍中,有一位身穿短衣,裹著青布頭巾的少年。

這少年名叫張峰,二十歲上下,是同州趙記包子鋪的夥計。

雖然此時的他站在隊伍的最末,顯得有些拘謹。

但他手裏拎著的,卻是同州大名鼎鼎的趙記時辰包子。

趙記的時辰包子誰人不知。

外鄉人喜不喜歡不知道,但至少全同州的父老鄉親都是好這一口的。

所以,趙記時辰包子鋪的生意一直很好,稱得上是同州的一號美味。

張峰今的工作很簡單,和其他人一樣,來送外賣。

當然,他是代表趙記這塊幾十年的金字招牌來的。

俗話,是金子總會發光。

就算張峰刻意選擇了站在隊伍的最末,也依舊成為了全場最為關注的焦點。

大家關注的不是他手裏的包子,而是他的人。

此時,他的人看上去有些疲憊,嘴角和麵頰上有兩道未愈合的長長的傷口,挪動步子時右腿還有些跛。

雖然俊朗的麵龐和英武的氣質並未受到太多影響,但還是多少有些狼狽的。

雖然狼狽,但張峰這個外鄉人、趙記包子鋪老板趙雪城新認的義子一經閃亮登場,就瞬間得到了整個同州餐飲界前輩們的高度讚賞。

“你就是趙雪城新認的義子,張峰?”

“是!”

......

“這子生的好啊!”

“我看,這老趙也是個有福之人,臨了臨了,還能認下這等樣貌的人物給自己膝下承歡,憑白做了他的幹兒子......”

“......到哪兒理去......”

“什麼理,這副相貌,我看這子將來是要做駙馬的,豈能在那包子鋪裏窩一輩子!”

......

張峰站得端正,麵對大家的議論隻是微笑。

聽到大家得太過誇張,於是欠身示謝,並不多言。

他不多話,其實也是有些道理的。

前兩,他的義父趙雪城讓他在包子鋪門前學習叫賣。誰知一句嘹亮的“香噴噴的豬肉包子!”脫口而出,嚇得趙雪城一個踉蹌,差點沒暈死過去。

排隊買包子的長龍瞬間消失,還差點把衙役給召來。

道理很簡單,“豬”同“朱”,大明王朝的皇帝姓朱,你你賣豬肉包子,不是作死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