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寶年間,七聖山山中,鬆濤颯颯,笛聲悠悠。十幾年前,一位名叫譚沉樓的世外奇人,來到此間,居住下來。沒人知道他的來頭,見過他的人說他永遠是一襲白袍,皓眉銀須,神采奕奕,看不出多大年歲。更有人說他每日隻食七粒野果,還從不生病。種種渲染,使得他更具神秘色彩。人們奉他若仙人。
無論傳言如何,有一點確是真的,那就是這位譚仙人武功極高。有人親眼看見他一跺腳震倒了一排樹。
盡管譚仙人不隨便收弟子,可到這拜師學藝的人絡繹不絕。要說這裏也真是塊寶地,它不屬於哪一門派,江湖上又敬譚沉樓是個不問世事的絕頂高手。在這紛亂錯雜的武林之中,七聖山一直未有什麼禍事。
段雯側坐在一塊青石上,吹著支竹笛,一串行雲流水般的音符感染了周圍的一切。當年,譚沉樓不知在什麼地方撿到了尚在繈褓中的她,便帶回山中撫養。
那時譚沉樓還未有門人,段雯理所當然地成了他門下大弟子。而今她已十六歲,年齡雖小,譚沉樓門人卻都要叫她一聲“大師姐”。這姑娘長得眉清目秀,齒白唇紅,眉心一顆紅痣使得嫻靜的臉龐多了絲俏皮。段雯自小得譚沉樓真傳,本人腦袋瓜又不笨,自是學得一身好武藝。
二弟子戚冷月靜坐在旁邊,目不轉睛地看著段雯,她完全陶醉在樂曲中了。戚冷月也是麵若銀盤,柳眉杏眼,好看得很。兩個姑娘融入在碧草密林之中,好似一幅畫卷。
一曲已終,餘音嫋嫋。戚冷月像是從夢中醒過來了似的,腦海中呈現的青山紅水之景又成了這一片密林。
半天,她才長出了一口氣,回味無窮地說:“大師姐,你吹得真好。真沒想到,你不但武功好,還會吹笛子!”
段雯說:“真得很好聽嗎?我也是剛學會不久,還生疏的很。嗯……我再給你吹一首吧。”說罷,又把笛子拿起來。戚冷月突然發現就在不遠處的山壁上有什麼東西一閃一閃的,不禁叫了一聲:“呀,大師姐,你看,那是什麼?”說著用手一指。
段雯放下笛子,很奇怪地望了望,怪道:“還真是個亮玩意。”
戚冷月今年剛滿十八,對新鮮的東西也是充滿好奇,想看個究意,便對段雯說:“大師姐,不如咱們過去看看?”
段雯應道:“好!”便拉上戚冷月,腳底生風地跑到了山壁腳下。
兩人仰頭一看,就在很高很高的地方那個東西在一閃一閃,隻可惜山壁上枝葉叢生,阻擋了視線,看不清楚。戚冷月自告奮勇:“待我上去看看。”說罷縱身一躍,躍起四五丈,看見從幾片紅葉縫隙裏透出的亮光,隱約覺得像是個圓球。
“大師姐,那玩意好高啊,我夠不著。看樣子是個圓球。”戚冷月挺興奮地形容著。忽地,她像想起了什麼似的,大叫一聲:“哎呀,該不會是天上的明月給掉下來了吧?!”段雯笑道:“虧著你還長我幾歲,盡說些沒沿的話。月亮在天上,怎麼會掉下來?”
“你是沒看見,它可像極了月亮……要不,大師姐,你把它拿下來,讓咱們也看看它的廬山真麵目。”
“好!”段雯脆生生地答道,隨即縱身一躍,伸手抓了那東西躍下來,笑嘻嘻地伸出右手。戚冷月一看,真是個大圓球,周身金黃,發出耀眼的亮光,勝似明月!戚冷月越看越喜歡,一把抓過圓球,驚喜地說:“大師姐,這不會就是傳說中的夜明珠吧?這麼亮!”
段雯見戚冷月喜歡,便說道:“你名字中有個月字,這珠子又長得像月亮,真是有緣。你就收著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