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瓶笙站在陸記草藥鋪的門前的石板路上,仰頭望向巷道上方濕漉漉的天空。隨意挽在腦後的長發滑落細碎的幾縷,散在肩頭。
已經連續十多天的陰雨天,天氣總不見晴好。雨偶然停一會兒,灰色的陰雲也低低壓著,濃鬱地凝滯著不肯散去。巷子兩側牆頭上的蔓蔓青蘿被雨水浸得綠意宜人。涼風穿巷而過,陸瓶笙身上的淺綠棉麻衣褲衣袂飄蕩,寬鬆的袖口被風撩起,露出一截如玉皓腕。古樸幽雅的環境,隨性的衣著打扮,女子清麗的容顏,這樣的一幕若是看得久了,難免令人沉醉。
好在巷子空空的沒有別人,她獨自站了一會兒,眼中浮起一絲擔憂,低聲念了一句:“藥鷹怎麼還不回來呢?”白色平底軟鞋踏著青石板路上的薄薄積水,發出瀝瀝輕響,走回她的陸記草藥鋪內,整理一格格抽屜裏的各色中草藥。
這個小小的草藥鋪子,最初是陸瓶笙的父親創辦經營的。父親去世後,她就獨自經營著,生活,工作,全都在這裏。草藥鋪的門麵裝潢得古樸雅致,不怎麼起眼,藏在這條古樸安靜的巷子深處。巷口外麵,城市正在蓬勃生長。
淩城的土地上,沉澱著一千年的曆史塵埃。遠在北宋時期,這裏隻有一座小小的驛站。逐漸成長為一個村莊,一個鎮子,一座城市。千百年來,不知曆經了多少次戰火浩劫,繁華起落。近年來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勢頭迅猛發展。發展的同時,一些古老建築和曆史遺跡作為“城市靈魂”幸運地被保留了下來,陸記草藥鋪所在的這條名叫“沙礫巷”的小巷正是其中之一。
拐進小巷中,盡管隻有幾步之遙,城市的喧囂已被隔離在身後。時光在這裏仿佛是凝滯的。
在西醫盛行的年代,這樣一個位於城市深巷中的草藥鋪,生意大概不會好到哪裏去。
可是陸瓶笙卻從來不缺錢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巷不在深,有陸瓶笙,則靈。
她的鋪子裏那一排排格子抽屜裏裝的,不全是尋常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