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陳勇仁這個孩子,林校長還是有些映像的,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平常參加各類校園活動也比較積極。
就是受社會風氣影響早熟了一點,追求女孩子不成就因愛生恨一把火燒死了那個女孩隨後畏罪跳樓自殺,可惜了,兩條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沒了。
歎息數聲後,林校長看著麵前侯立不動的王禹似是想起了什麼。
他趕忙從隨身背著的公文包裏掏出一個紅封:“人老了記憶力不行了,差點忘記觀裏的供奉,這是我們學校給太一觀添香油的供奉還請觀主收下。”
麵帶微笑,王禹坦然的收下了林校長遞過來的紅封,捏捏厚度後便收進了隨身的跨包中。
“道在這裏謝過林校長對本觀的支持,夜色已深就不打擾諸位善信了,此間事了道先行一步。”
話音落下,不待林校長等人出言客套留個飯,王禹便邁著輕快的步伐向著路邊走去。
推起停在路邊的摩托,打開車燈一溜煙的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
王禹這輩子的職業是個道士,道號——太二。
剛剛是他出道以來接的第一單生意,消滅一個隱匿在聖智強中學已經有傷人跡象的學生鬼。
幸不辱命,他妥善的完成了這個委托,拿到了屬於自己的報酬。
王禹是地球村穿越大軍中的一員,上輩子,他是一個沒房、沒車,有一丟丟存款,前途黯淡普通工地狗。
這輩子,王禹為何會拋棄工地狗的經曆轉投道門,轉職成道士那是一個來話長的故事。
六九年,王家所在的靠山村鬧饑荒,同年,王禹帶著上輩子的記憶呱呱墜地。
七零年,世代守山吃山兼職獵戶的老王家撐不住南下逃荒了。
最終連同尚在繈褓中王禹,一共隻有三個王家人泅水逃到了港島活了下來。
得益於港島當時開放性的戶籍政策,王家三口人順利的領了戶口簿成了著普通話的‘外港’。
在吊頸嶺拾了些木板鐵皮搭了個窩棚,王家三口人在港島有了個家。
安身之後就得糊口,王家兩個主事人叔祖王家樂、三叔王秦琢磨幾後,決定擔著大的風險提著頭替人消災解難掙些起步資金。
一個隱藏在窩棚裏的算命攤就這麼擺起來了。
出身道門支係的守山人叔祖王家樂重操舊業,替人看起了頭疼腦熱幫人問起了陰陽之事。
誰曾想港島這地方跟家裏不一樣,這的人信這個不,還十分尊崇會這個的人。
靠著這一本事,王家三口人在吊頸嶺一眾難民裏不僅吃得飽更能吃的好,存夠錢以後甚至搬離了吊頸嶺,以兩代人的所有積蓄買下了地處觀塘區遠郊,位於金光路的乾元山(一個隻有三十米三高的山包),在上麵建立了一個三進院子的道觀——太一觀。
和那些一穿越就能掌控身體的老鄉們不同,這一世幼稚嫩的身軀根本承載不了王禹這個成年人的靈魂。
要不是家樂叔祖真有本事,以封印‘宿慧’的手段將他的靈魂封存於眉心祖竅中,他早就因為身體崩壞而嗝屁著涼了。
因為對外界反應遲鈍,王禹在旁人的目光裏當了二十來年傻子。
三年前,等到他的身體徹底發育完全後,家樂叔祖這才拖著病軀替他解開封印助他適應身體。
這麼些年替人消災解難調理陰陽兩界之事,八十多歲的家樂叔祖身體早就被拖垮了。
看著不再一幅癡傻模樣的他,家樂叔祖含笑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到這,王禹本該就此出場的。
可誰曾想,靈魂窩在眉心祖竅多年的他甫一接管身體後,居然有些不適應。
直到上個月,他才完全消磨掉排斥力,從港島療養院順利出院。
可還沒等通知自家三叔來接自己出院,就從港島政府那裏知道了一個噩耗。
那個從看顧他長大的三叔在幫助港島政府解決一樁麻煩時,壯烈犧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