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出發,進京(1 / 2)

伴隨著一聲雞鳴,我推開了房門,天空還是一片黑,隻有東方出現一小塊猩紅,隱約還有幾顆星星,守護著微月。

昨夜,我把月月送回了宋大叔家。小丫頭緊緊握住我的手,一步一步走的那樣艱難,我還是要走的。一會兒,估計她也要起來了,我走了之後,不僅要忙她自己的事,還要分出時間來照顧我娘,辛苦她了,有點心疼,可是無奈啊!

上京要帶的東西早已準備好。幾件換穿的衣物,兩雙我娘納的棉鞋,二月的天還是有點冷的。一包饅頭和大餅,這些幹糧夠我在野外應急的了。四書五經雖然早已熟記無心,還是要帶著的,除了這些所謂的正經書,我還帶著幾本雜文野史,一來路上解悶,二來必要時可以撕下來生火……

把這些通通分開打包,裝進書箱。還是曾經的那個書箱,陪了我參加三次科考,也算是進京路上的一個夥伴了。

背起書箱,拿著一把油紙傘,留下一封信,出發!

往年,我都是等大家起床後,在親朋好友的祝福和目送下起行,本來今年也是如此。可是半夜醒來,心裏覺得怪怪的,起床後,娘還在睡著。不忍喊醒她,隻得留下書信一封。好在我教過月月識得幾個常字,也許就是因為月月昨晚的那番話吧,才讓我想一個人獨自出發。

踏月而行,夜風冷冷,這一天,世世代代,天下各地,又有多少舉人士子重複走著這條路,從翩翩少年郎一路走下去,直到耄耋老人。逝去的青春,換來的不過是三年一次的進京遊戲。

村子通向外麵,可以走近路,就是翻過“有座山”。這座山不高,如果是步行,身上不帶重物,或者不是趕車載物的話,村民都選擇走山路,而不是到路口的“五岔”出去,那條路雖然平坦,但是遙遠。最重要的是,隻要翻過有座山,就到了縣城。

天越發明亮起來,這時,我家月月應該起床了。我猜她的第一件事不是洗漱做飯,而是跑到我家,為我送行,不過,我已經想到了她的反應。就如同出現在我麵前一樣,小丫頭肯定發現我家柴門隻是被輕掩,房門也沒有插上,推開門,就會看到我放在桌子上的信紙,讀完信後,她一定會輕跺小腳,哼,死唐風!隨後便會跑向上山的路口追我。

對不起,月月,今年,我隻想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出發,少了你們的祝福和期待的眼神,我會更加輕鬆,我不想背負太多,那樣的唐風哥哥會很累。原諒我吧,我逃避了,不,我逃避不了!掩耳盜鈴而已……

幾隻起早的山鳥開始覓食了,嘰嘰喳喳,飛舞在高樹之間。遠處走下來一個人影,原來是個道士。“又一觀”裏的道士,經常下山來布道,或者做法事。遇到道觀需要修繕時,除了到城裏官府索要經費外,也會到村裏募捐。所以村民和那些道士也都相識。我見這個迎麵走來的道士有些麵生,而且舉止間有些儒風,如果脫下道袍,換上我這身裝扮,反倒他才是一個白衣書生。一張俊秀的麵孔,雙目間透露出的英氣,做道士實在浪費了。就憑這副身貌,如果中了個進士,也是達官貴人的新女婿。

“道長,一大早下山去啊”,我笑道。

“不是下山,而是走走,山上清早的空氣很好,適合修行,雖然談不上什麼吸收日月精華,但對調養氣息也很有益。這位公子,您這身行頭看來是要去趕考?”

這個道士看來不是凡夫俗子,言談中散發著一種豪氣,但不是咄咄逼人的那種味道,反而讓人願意親近之。

“是啊,時至二月了,還有一個月,就到了開科取士的期限,也遊手好閑了三年,是時候進京再博一次了。但願今年高中,有緣麵試聖上,也不枉十年寒窗啊!”

“公子就是山下村莊的唐舉人嗎?如果你是來自山腳的村子,必是唐舉人無疑!”

“道長,客氣了,昔年,我僥幸取得舉人的功名,如今屢試不中,卻依舊厚著臉皮來趕考,讓道長笑話了”,我略顯遲疑得問道:“恕在下冒昧,山裏的道長,我悉數認識,即便不熟,也是見過幾麵的。但是,今天見到道長,甚感麵生!”

“哈哈,那是自然的,我出家不久,自去年來到這座山,拜入又一觀道明真人座下取號明道,剛進門時,要學習不少規矩,也就沒怎麼出道觀。公子當然覺得我麵生了。”

“原來如此,,我聽觀裏的道兄說起過一件事,前不久,有個外地的舉人在觀裏出了家,我還覺得好生詫異,十年寒窗,取得一個舉人的功名,雖然也不是什麼高高在上的身份,卻也是極其不易的,有多少天下寒士求之不得,甚至終其一生,也不曾接近,他怎麼就那麼放得下,居然出了家。令小可好生佩服,好生不解。看道長這副容貌和氣質,莫非你就是那個出家的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