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1 / 2)

藤原鐮足悠悠轉醒,他晃了晃頭,腦中慢慢的浮現出剛剛他的所作所為,完全失去理智是多麼的可怕!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連用餘光撇《蘭亭序》的勇氣都沒有,而是看向辯才說:“師父我錯了。”

辯才看了看他說:“自你入寺我和師父便知你的身份。這數十年來你從未斷過謀奪《蘭亭序》的念頭,蕭翼以為是他在利用你,孰不知其實是你在利用他,一幅假圖斷了天子對《蘭亭序》的念想,往後就不會再有人與你爭奪了是嗎?”

藤原鐮足羞愧的低下了頭,說:“師父,我也是逼不得已若無《蘭亭序》我倭國如何自強,覺宏師兄是去過倭國的人,他知此時倭國有多亂,中國曆史有狹天子以令諸侯而此時的倭國卻從未有人認過天皇。”

“大隋遺民想借此傳言挑動天下大亂謀求複辟的謠言沒想到經曆這麼多年你還是深信不疑。你想要的不是《蘭亭序》而是濟世救倭之術。”辯才肯定地說。

“佛祖有雲:‘眾生平等’,倭國雖然很多人不知禮儀為何物,但是也有知道學習禮儀文化強國的人,你便是其中之一,因此我與師祖知你身份卻仍將你留在身邊。我等雖不能遠渡重洋,但不妨礙我等培養出一個能夠遠渡重洋帶著知識與慈悲回國挽救萬千大眾的人,奈何你心中隻有《蘭亭序》卻沒有發現你如果放下它或許早已經找到了你們倭國自強獨立的方法。”

藤原鐮足聽到此處趕忙跪倒在地說:“求師父教我。”

“我其實一直再教你,中華文化傳承千年,並不是有了《蘭亭序》才強大的,《蘭亭序》書法為文字,文字代表為儒,你們進的此密室所經過的機關為‘兩翼八卦陣’此為’道’,至於我們所處的永欣寺不用我說你們也應該知道是‘佛’了吧。現在佛道儒三教結合民眾便可得以養息,國家才可得以安定。沒有佛教以前呢,道儒相合雖有分歧但不排斥,以後呢或許除了佛道儒還會有別的文化流入,但是並不影響中華文化的包容,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不是說它地處世界中心,也不是他的狂妄自大,而是在他的曆史長河中懂得取其精華去其槽粕,讓各種文化兼收並蓄,共同塑造更完美的適合人的文化。這需要一顆寬廣博愛兼容的心,你有麼?”辯才不管陷入沉思中的藤原鐮足接著說,“這才是你應該真正學習的,而不是整日裝模做樣的學佛,心裏時時刻刻想著《蘭亭序》,數十年光陰啊,就被你這樣揮霍了,我曾暗示與你,可是你聽懂了嗎?”

藤原鐮足聽到此處大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甚至一個人不應該靠外物去改變,而是應該靠自身的不斷學習和修正才能永遠走在前列。漢文化一直如此,自春秋戰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至現在佛道儒三教合一無不走著這條路線。我在大唐這麼多年真理就在眼前卻不好好追尋,而是寄托於那虛無縹緲的傳說可笑可悲,我已經浪費了數十年,我還能成功嗎?

“廉頗老,仍能飯;老驥伏櫪之事自古至今也不缺少,隻要你不放棄總有一天你會改變你的民族和國家。”辯才見藤原鐮足臉上露出頹廢之色便鼓勵他說。

藤原鐮足剛要回話,隻見辯才口中的鮮血不要命的往外流出,辯才含含糊糊地說:“我這次牽動舊傷已無藥可治,你等二人勿要難過,既然心結已去,希望你們日後能立正身行正道,和你們的小師弟一起為永欣寺弘法傳道。速速從我來處離開,那是出口,否則潮汐穩定下來密室被封我們三人將全部殞命至此。”

一個月後二人再此來到密室,密室早已滿目瘡痍,他們見此才知辯才大師不知是為了徹底斷了他們的貪念還是為了不再讓《蘭亭序》遺害後人將此處一把火付之一炬。整個密室隻剩下一顆舍利閃閃發光……

數日後,覺宏秘密進京將《蘭亭序》獻於太宗,太宗大喜,問覺宏要何賞賜,覺宏說:“再好的賞賜也不如遇到一個盛世,盛世之下四海升平,百姓樂業,若無盛世,突厥南下,外族入侵,還有我漢人容身之地,無我漢人容身之地我要再多賞賜也是虛妄,我隻求陛下了卻《蘭亭》之念後,能夠安心理政,再續我大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