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渡人(1 / 2)

莫到老時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黃泉路上沒老少,奈何橋上骨肉分。

張敬文小時候常常聽爺爺念起這四句詩句,那時候他還不懂,後來爺爺說他長大了就會懂了。

後來他真的懂了,可是有時候他想,若是自己不懂,那該多好。

張敬文從小就是跟著爺爺長大的,小時候的時候聽村子裏的人說閑話的時候說起過,當他母親懷了他之後,村子裏就再也沒有下過一滴雨,一連旱了八個月,而恰巧他出生的當天晚上,便下起了瓢潑大雨,要知道,那時候已經是在冬天了,怎麼會下雨呢?可是偏偏老天爺下的,就是雨,一點兒冰碴兒都沒見。

當天晚上張敬文的母親喊疼的時候,村兒裏的婆子就過來要給接生了,可是張敬文就在娘胎裏死活不出來,他爺爺和父親眼見沒招了,沒辦法,上醫院吧。

說是醫院,不過是離著村子二十好幾裏路鎮上的一個條件簡陋的衛生所,張敬文的爺爺平日裏出去接些活兒,所以他家裏在村子裏還算是殷實的,家裏有一輛七成新的大金鹿自行車,張敬文的爺爺套上驢車,讓懷了孕的兒媳婦兒躺在驢車裏,身上蓋著雨衣,也顧不得大雨這麼淋著了,張敬文的爹趕著驢車在前頭趕,爺爺就騎著自行車跟在後頭。

當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了,天空之中陰雲密布,電閃雷鳴的,雨勢是一點兒都不見小,村子裏的路,泥濘的很,驢車好走,但是自行車就難蹬了,走著走著,他爺爺就落在了後頭,當時他爺爺心一橫,直接抄了一條羊腸小道打山上直接過去了。

可是到了衛生所才發現,兒子和兒媳婦兒根本就沒到衛生所。

老頭兒又趕緊折騰騎著自行車沿著大路往回趕,走著走著就發現不對勁了,一路上根本就看不見驢車的影子,雨下的又大,更是不好找人了,隻能趕緊看看地上,有沒有車軲轆碾過的痕跡,不然時候久了,肯定得被衝沒了。

這一找,還真是找著了,找著了,老頭兒心也涼了半截。

看著地上的車軲轆印兒,明顯是在半道上翻了車了,路的一邊靠山,另一邊,就是一處坡地了。

丟下自行車,老頭兒趕緊順著坡地出溜下去,到了下邊兒,顧不上自己一身的擦傷,就開始四下尋找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婦,然後就找到了翻滾下山坡被摔死的驢和已經倒扣過來的驢車。

張敬文的父親當場被摔死了,腦袋和身子都錯了位了,張敬文的母親倒是還有一口氣兒,渾身都是血,身上磕傷淌的,下半身流的,眼見著也不成了,就求公公保下自己的孩子。

就在坡下的灌木從裏,張敬文出生了,他還沒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母親就斷氣兒了,是他爺爺把他硬生生的從娘胎裏拉出來的。

往後,張敬文就一直跟在爺爺的身邊了。

整個村子裏,六成是姓張的,張敬文他們家排字輩。

“崇文家國盛,孝敬明宗堂。”

到了張敬文這兒,便是敬字輩兒了,張敬文的名字就是字輩,加個“文”字,可能是爺爺希望他能夠學文,別像他這一輩子,就和鬼神打交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