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人類又是怎麼一躍成為地球的主宰者的,一直是所有人都感到困惑的一件事。
目前來說,人們普遍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或者說演化論更為確切)將地球物種的演化曆程闡述的比較接近真相,也更加令人信服。
可是很多人還是對進化論產生了巨大的懷疑,尤其是至今還困擾著科學界的一個謎團,始終給進化論籠罩著一層陰影,這就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根據進化論的說法,物種的演化需要有基因突變作為動力,並經過自然的篩選,最終留下一個新的物種。這其中的每一項,都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完成。
然而,早期的地球被古老的單細胞生物長期占據著主要位置,這種局麵在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被悄然打破。那段時間裏突然湧現出大量的新生物種。
這裏所謂的新生物種,不僅僅是短暫存活於當時新的物種,而是當今生物圈幾乎所有物種的祖先都是在寒武紀出現的。在那個時期,各種生物以比現在快上億萬倍的速度瘋狂進化著,那是一個燦爛的時代。
這就相當於一個街頭的流浪漢,突然間成為了億萬富翁,相信所有人都會感到好奇……。那麼他的錢是從哪裏來的?
有科學家提出,在5億年前左右,有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對於隻有單細胞生物的地球來說,那顆小行星不僅沒有帶來災難,反而帶來了生命的曙光。小行星上攜帶的大量有機物,極大地刺激了地球生物的進化。
也有科學家認為,寒武紀時期氧氣含量大幅增加。氧氣的出現促進了生物的發育和演化,才有了生物的大爆發。
同時,也有人認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隻不過是一種錯覺而已。我們發現的大量所謂在寒武紀出現的生物,隻是因為我們發現的很多化石恰好都屬於寒武紀,不代表之前就沒有這種生物。
然而,提出的各種觀點都沒有足夠的證據,事實上就連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本人,也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感到十分困惑。
————————————————————————
古代天文學,人類觀測太陽月亮和其他的天體及天象,確定了時間,曆法和方向。從遠古英國人建造的巨石陣,到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再到中國出土的商朝甲骨文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規記錄。無不直接或間接的與天文學有所關聯。可以說天文學是一門古老的科學學科,其曆史幾乎與人類的文明史同樣長。
2015年,第29屆國際天文聯合會在美國夏威夷舉行。
國際天文聯合會是一個非政府性質的學術組織,這個組織龐大而又嚴謹,下分多個部委和委員會。有73個成員國,和10528名成員組成。其中包括專業天文學研究達到較高程度的大多數國家。像非洲就沒有一個國家入選這個機構。中國隻有不到300個成員。
今天的會議已經接近尾聲,接下來是第六部委的星際物質委員會上台發言。坐了一天腰酸背痛,很多人都希望盡快結束掉下一個會議,然後回住所休息。雖然,還會有好幾天像這樣無聊的會議等著。
坐在第一排的馬克已經收拾好了自己的東西,準備會議一結束就趕緊離開。
馬克今年三十歲,屬於第三部委的生物天文委員會,說白了就是尋找外星生物。這個委員會裏麵充斥了各個國家官方的身影。礙於一直對外宣稱非政府的性質,生物天文委員會在整個大會的官網上也隻是掛了個名字,連最基本的介紹都沒有。
星際物質委員會往年的發言,一直都是又發現了什麼行星或者什麼恒星,但是無一例外都在成千上萬的光年之外。光年,人類連太陽係都走不出去,說那些明顯沒有什麼意義。
但是今天的發言好像有點不一樣,馬克又放下了收拾好的東西,眼睛逐漸被會議上的大屏幕吸引了過去。
從屏幕上看,這是一個雪茄狀的彗星,通體呈黑色,亮度變化又和人造衛星有些相似,這說明彗星本身很可能由大量的金屬構成,這顆彗星的飛行軌跡十分幹淨,換句話說,這顆彗星在高速運動時身後並沒有尾巴。這再一次證明了它是由某種高密度物質構成。
馬克從桌上的文件裏翻出這場會議的資料,資料上顯示,這顆彗星長400米,寬度大約80米,從天琴座方向衝向太陽係,這顆彗星的飛行軌跡,和太陽係的黃道呈現出近45度的夾角。一個月前彗星經過小行星帶時發生了碰撞,碰撞產生了大量的星際碎片同時也改變了原有的飛行軌跡,到時候這顆係外彗星將會攜帶著大量的星際碎片與地球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