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雜談 兩章(1 / 1)

青島舊事

五一的青島之行,讓我感觸良多,青島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正值五月,花開正豔,綠葉新展,天藍海闊,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好地方,我們參觀了海洋大學,走過了五四廣場,讓我想起了一百多年前,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那個多災多難的青島。

從1897年到1945年,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先後被德國和日本侵占了將近五十年,當走進海洋大學的校園裏,看著那幾棟老式的建築,聽著講解老師講著哪些是德國占領青島時建造的兵營,哪些是日本占領青島時建立的學校。遺憾的是講解老師從頭到尾也隻講了那些建築的年代和來由,言語裏雖然平靜,但還是可以聽到隱隱的驕傲,仿佛海洋大學裏矗立的那些建築都是理所當然的應該在那裏,我的心愈加的沉重,我不否認,我也很喜歡那些老建築,那些德式的日式的建築都非常的有藝術氣息,非常的漂亮,也流露出上個世紀德日的底蘊。而問題就在於這些建築,它不是中國人請他們來建造的,而是在青島兩次被侵略之後,那些侵略者們留給青島的,在我看來,這些建築就是恥辱就是寫在中華大地上的恥辱,寫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心底的恥辱。讓我心痛的不是那些建築,而是那位講解老師從頭到尾的平靜和隱隱約約的驕傲,還有那些充滿崇拜目光、麻木的國人。有一句話說:“忘記曆史,就等於背叛。”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怎麼能忘記那一段曆史,那一段屈辱史呢?我們的心何安啊?

站在五四廣場的中心,我仰望著五四颶風巨大的標誌,心裏一片激動,我想起了百年前那段沸騰充滿希望的曆史時刻。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本來可以順理成章的把青島從德國人手裏要回來,可是軟弱無能的北洋政府,轉眼就把青島賣給了日本人。《二十一條》的簽訂,徹底的激怒了億萬萬中國人,也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五四運動就像一場燎原大火,燒遍了整個華夏大地;也像是一場颶風,吹遍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徹底的喚醒了沉睡的中國,也喚醒了億萬萬中國人民,從那時起,中國才真正的有了希望,這就是五四精神。

曆史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那就是落後就要挨揍,落後就要受氣,落後就沒有話語權,落後就要被無視。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所以才有了那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最後我想說:“珍視曆史,勿忘國恥!”

春來細雨

我從舊夢裏醒來,擺脫歲月的羈絆,迎來早春的細雨,一陣清風拂過,腦海裏呈現的還是那三間矮矮的土屋,那裏!就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這樣一個細雨的清晨,木質的窗欞,方形的格子,飄來清風徐徐吹散我童年的睡眼惺忪。

如果說那個時候我的心是純淨的,而現在,經曆了二十幾年的世事滄桑,我更加的想再尋找一處安寧。蒹葭蒼蒼,白露茫茫,薄霧裏的煙雨,斑斑點點的落在我的身上,輕打在我的臉上,小城河畔,那萬條低垂的翠色,總帶著淡淡的憂傷。映著一灣春水,順著微微起伏的波瀾,輕載著一些溫婉的留戀,一路向北。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又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大家的這首詩,是我最喜歡的,詩裏的意境和勾勒的畫麵,不單單適用於古長安城,更適合與早春的每一處風景。一代才女林徽因說:“你是人間四月天。”相比那四月的滿目青蔥、繁華點點,陽春三月倒是更多了幾分青澀、委婉。

那如酥如醉的春來細雨,紛紛灑落。那似玉似翠的煙柳依依,恰如娉婷嬌羞,半遮其麵。流轉的清風仿佛穿透千年的歲月,多少的夢裏春回,寄托著古往今來多情的才子佳人一串串的記憶,泛黃的書簽上,又留下了多少相思之淚,不論是沈園裏的陸遊唐婉,還是離別碼頭上的李商隱和宋華陽,還有那西子湖畔上,望著遠去的心上人,孤獨寂寥的蘇小小,都被清晰的刻錄了下來,如果時間停止,如果畫麵定格,不在繼續,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千年遺憾。

春雨如絲,歲月如織多少繁華過後,隻留下惺忪睡眼,靜觀這如癡如醉的早春三月,不管曆史更迭,春來春去今又來,花開花落今又開,撫平心裏的思緒,靜待明天。

幫助中心| 聯係客服|關於我們|誠聘英才|版權聲明|Cht ? 2hts Reserved 閱文集團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