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01軍事博物館(1 / 1)

2011年9月。

每天前去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參觀的人總是絡繹不絕。

二樓的展廳經過重新布置後開放,展出的門類更齊全,資料和文物也更具權威性與真實性。前來參觀的人都保持一種肅穆和景仰,雖然人特別的多,有時候還有些擁擠,但都秩序井然而肅靜。身著解放軍軍服的解說員,她的嗓音雖然不高,卻是那樣的清脆明亮,讓所有跟在她身後的人都能清楚聽到。

在解說員的身後,有一個看上去六十來歲的老者,他身著畢挺的西服,攙扶他的是一個隻有十七八歲的姑娘。他就那樣一直默默地跟在解說員的後麵,似乎特別用心去聽解說員的解說。

解說員偶爾回過頭來,看到了老者,驚訝地朝他鞠躬說:“你好,伊滕先生!”

老者也趕緊朝解說員鞠躬說:“請多關照!”

彼此鞠躬完畢,兩人竟然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攙扶老者的少女也朝解說員鞠躬。

老者一邊介紹說:“這是我女兒,她叫玲子。”

解說員微笑著招呼:“你好,歡迎光臨!”

玲子朝解說員鞠躬說:“您好,請多關照!”

原來老者和解說員是認識的。

老者是這裏的常客,他每年幾乎都要來一次,久而久之,和這裏的解說員已經很熟悉了。

他們佇立在這個展櫃前,又是個日本人,參觀的人們不約而同向他們投來異樣的眼光。

解說員正想說什麼,老者朝解說員輕輕搖頭,解說員似乎明白了老者的意思,又一次露出會心的微笑。再次向老者鞠躬後,轉身繼續解說去了。

過了轉角,老者與女兒再沒有跟在解說員的後麵,而是在一個展櫃前停了下來。

展櫃不大,櫃子裏的照明燈卻很明亮。玲子看了眼展櫃裏的展品,抬起頭來看向老者,老者輕輕點點頭。

玲子將手中的尼康相機對著展品就要拍照,不想老者卻搖搖手說:“玲子,不可以。”

玲子訝異地看向老者,眼裏是乞求的目光。老者還是搖搖頭說:“看看就可以了。”

玲子似乎不想放過這個機會,輕聲說:“爸爸,哥哥讓我把照片拍回去,他們這裏是可以拍照的呀!”

老者表情嚴肅,輕輕搖搖頭,眼睛裏已經有了些許的淚花。許久,老者歎氣說:“你看看就可以了。”

玲子看到老者的表情,收起相機,伸手挽起老者的手臂。當她再次將目光注視著展櫃裏的物品,表情也開始凝重起來。

展櫃裏展出的正是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國使用過的一杆日式步槍和兩把軍官使用過的日軍指揮刀。

步槍正是日軍配備的三八式步槍,中國人習慣於將種製式的步槍稱為三八大蓋,由於其槍機上有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以及機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樣,中國人稱這種槍叫“三八大蓋”。

兩把指揮刀一長一短,隱藏在刀鞘裏,看不出新舊。但從刀鞘看,一把正是日軍將佐級別使用的九八式,略短的一把,不是日軍的標配指揮刀,應是家族傳下來的武士刀。

這把刀的下麵有段說明文字:節刀(日語:せっと゜がたけ)是日本曆史上,律令製時代,曾經為出征大將或譴唐使節禦賜一柄武士刀,名叫“節刀“,象征權力和榮耀。這種刀被日本皇室保存下來,作為皇室榮耀賜予對日本有傑出貢獻之人。1940年6月,被新四軍繳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