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從今年二月末一路走到這裏,五個多月的時間,八十多萬字,終於結束了。

雖說很遺憾沒能破百萬字,但也已經是我堅持最久字數最多的一本書,也是成績最好的一本。

32w字上架,當時2400收藏,首訂160。

目前23000收藏,均訂900。

這個成績我是滿意的。

在這裏要感謝我的編輯星夜,讓這本書上架之後獲得了持續的曝光。

也感謝各位書友的一路支持。

沒有繼續寫下去的原因,外因內因都有。

一方麵是新書的念頭在腦子裏瘋長之後,對這本書的熱情就斷崖式下跌,經常幾個小時在電腦前,也憋不出一章的內容。

其實此前也有好幾次各種新書的想法。

我的做法就是,先把新書的思路寫下來,存進文檔裏,過一個星期再看。

冷靜下來後還是覺得很有意思,且寫的欲望超過了老書的話,再考慮要不要快速完結。

看了一下我的文檔,除了接下來確定要寫的新書,前麵已經躺了四具“屍體”,都是我靈雞一動冒出來的想法,但最後都被我pass了。

其中就包括之前我py過的一本書《我家盥洗室有個副本》裏麵的創意,是日常沙雕無厘頭副本的類型,靈感創意來源於《它貼著一張便利貼》。

當時這個題材很吸引我,但植物革命這本書那時候還處於讓我頗有熱情的階段。

而且這本書畢竟是我成績第一次有起色的一本書,我沒打算太草率就切,畢竟下一本書的成績永遠是個未知數。

這次匆匆爛尾(這個我不否認,爛尾就是爛尾,沒啥好逃避的,是我自己的問題)

除了新書的題材在我再三反複琢磨後覺得可以一寫這個外因之外,內因是因為植物革命這本書,整個劇情趨勢已經慢慢脫離了我的把控。

倒不是說劇情崩了,而是涉及的麵開始越來越廣,讓我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具體怎麼回事呢……我花了點時間重新讀了一遍自己這本書,總結了一下。

對寫書感興趣,或者對作者怎麼考慮寫書感興趣的可以繼續看下去。

雖然總結的可能有錯漏,但感覺對新手的幫助還是有一點的。

————————————

1.咱們從開頭說起吧。

我對這本書的開頭,有滿意的地方,自然也有不太滿意的地方。

優點在於,穿越,沒有花費多餘的筆墨去描寫主角穿越前在原本世界的具體穿越經過。

很多人喜歡寫清楚主角是怎麼穿越的。

但如果穿越過程本身對於主線沒有本質作用的話,其實沒必要詳寫,直接把切入點放到“已經穿越”,可以幫助劇情更快進入正題。

但實話說,我這個開頭放到今天的網文市場上,依然隻能算是慢節奏。

現在流行的切入點,不是以前老套的“穿越之前”,也不是我上麵說的“已經穿越”,而是“穿越一段時間後”。

當然,這個選擇不是死板的,關鍵還是在於劇情是否能夠迅速進入正題。

不少作者在邏輯方麵有很強烈的執著,不管什麼事情都想對讀者解釋清楚。

比如“穿越的原因”“係統的來曆”等等。

我自己也有這個問題。

如果讓我重新寫,開頭我或許會直接從羅恩已經開店作為切入點,迅速進入賣花的主線內容。

這也就不至於,我寫到十多章,才成功賣出一株冥蘭花。

2.本書前期(改大綱之前)

有關改大綱的事情,我在第二卷卷末有開單章詳細解釋過,沒看過的書友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瞅瞅。

這本書的前期,花了十章賣出第一株冥蘭花,花了三十章才完成第一個賣花的主線任務。

節奏還是太慢。

如果按照飛盧爽文套路,可能三章甚至一章以內就解決了。

我當然不至於寫的那麼誇張,但三十章還是太慢,導致劇情不夠緊湊。

這裏麵的主要問題就在於,我在前期就開始做支線內容的鋪墊,而且一做就是兩條支線。

如果加上感情線的話就是三條……這就太多了。

調料、元素牌、諾拉感情線。

在加上主線劇情,這讓書的內容一下子就臃腫起來。

這個階段,讀起來的感覺其實還好,留下來的讀者也屬於愛看日常流的受眾,所以問題還不算太大。

但這個缺陷,到第二卷的時候就會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我不斷開啟支線的情況下。

到我改大綱之後,把原本的支線變為主線,這個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說實話,第一卷是我寫的最開心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