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十九章 七月七日(1 / 1)

“七七”到來,那場把中華民族推向深重災難的重大曆史事件,從爆發距今整整80年了!網絡上開始刷屏相關紀念文章,我卻在思考,為何80年了,我們還需要銘記那個特別的日子,銘記那段痛徹心扉的日子?

我們走著走著,太容易忘記過去,以至於我們似乎覺得毗海而鄰的東洋島國也許已經變了,變得“友好”了,我們可以去那裏旅遊。年初,一位從島國回來的朋友,帶了很多島國的物品,為了展現她看到的所謂的“大世界”,興奮不已地告訴劍客:“你真的想多了,日本人都很友好的,他們很客氣!反倒是覺得我們中國人是不是太得理不饒人了……”

她的話我沒聽完就炸了!

如同以往一樣,每當聽到中國人以親身經曆來為鬼子代言的話語時,我的內心都在隱隱作痛。80多年前,當年日本人沒有舉起屠刀砍向手無寸鐵的中國人時,似乎大家都聽信了“大東亞共榮圈”,直到自己倒在血泊中,或者自己的親人朋友被鬼子屠戮時,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鬼子是凶殘的!

如今,從戰略上,鬼子不斷解除安保法案,為本國戰爭機器鬆綁;從謀略上,拉攏美韓菲越,在南海不斷搗鬼,在東海實際控製釣魚島;從外交上,遠交近攻之策用得淋漓盡致,盡其所長爭取聯合國入常;從內政上,他們修改曆史教科書,美化侵略曆史,“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矢口否認,並不斷塑造靖國神社的戰犯的“英雄模樣”……

嗬嗬,如果這些真相不說出來,是不是有的人真以為鬼子的國家是“理想國”了?是友好鄰邦?

曆史是一麵映照現實的最好明鏡,也是一部絕好的教科書;而國恥,正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悲慘命運的真實寫照。

80年,這個時間軸很長,長到那一代人離開的越來越多,留存的越來越少;長到我們這個國家已經從曾經的東亞病夫成為了屹立於世界東方的泱泱大國;長到,當我回望盧溝,隻看得到盧溝曉月的斑斑月色。

80年,又太短!短到那些過去,那些血淚,那些屈辱,他們的痕跡就靜靜的在那裏看著,講述著、記錄著;短到,當我走近盧溝,耳畔依稀還能聽到“寸土都不許退,可采取武力自衛及斷然處置。國家存亡在此一舉,設若衝突,盧溝橋即是你們的墳墓!”的悲壯與無奈!

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政府依然沒有下定決心與日本決一死戰。國民黨召開國防聯席會議,竟然有人提出,將滿洲、冀察明白的劃個疆界,使不致再肆侵略。就在國民黨政府無休止討論如何應對這一突變的時候,日軍的侵略步伐,由齊步前進改為跑步前進。

1937年9月13日,資源重鎮、兵塞要地大同失守。為了掠奪大同豐富的煤炭資源,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萬人坑”。

在此期間,國民黨政府雖然在外交申明中,表現出了其強硬的一麵,可是他們忘記了在列強麵前,“弱國無外交”這一尷尬。日本人根本沒把這一申明當回事兒,兵分三路,直撲國民黨政府首腦所在地南京。

南京城破,這座美麗的、曾經被人們稱為“金陵城”的城市,成為被日軍鐵桶囚圍的人間地獄。日軍的一名士兵回憶,他們占領南京之後,最悲慘的是婦女,無論老幼,都沒能逃脫被強暴殺害的命運,每名婦女被分給15至20名日軍士兵,任由他們奸淫淩虐。

日軍的獸行罄竹難書……

紀念“盧溝橋事變”80周年,因為珍愛和平,所以我們回首戰爭!我們重溫曆史,重溫那段血淚書寫的不屈,我們不昭示什麼,我們隻是在紀念。

我們紀念,是因為那段苦難,我們不曾遺忘,更不敢遺忘;我們紀念,是因為侵略者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一天也不肯對我們悔改。

今日,當我們回首,我們應該記得: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

為曾經的屈辱,為不屈的抗爭,更為長鳴的警鍾,鮮血與抗爭寫就的曆史警示國人:壯大自己,才能堅守和平正義!

真理隻會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吾輩自強,今日,每日!